本报讯(记者丛民 通讯员张胜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面智能化系统维护工程师,必须牢牢掌握系统的构成、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日前,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滨湖煤矿组织的一场师徒合同签订仪式上,综采工区技术骨干侯京壮这样鼓励徒弟孙启文。
此次签订师徒合同的11名徒弟均为青年职工,平均年龄在33周岁以下,他们经过报名、推荐、笔试、面试、专业审核等多个环节的层层把关,在20余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该矿首批青年“智能装备工程师”。
近年来,该矿加快推进智能装备工程师成长,积极发挥专业导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智能装备工程师试用考核合格转入培养期后,该矿会指定一名技能专家和一名业务骨干与青年智能装备工程师签订师徒合同,实行“二对一”结对培养。同时采取带思想、带作风、带纪律、带质量、带业务技能提升、保安全、同奖惩的“五带一保一同”管理机制,努力培养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道德品质好的青年智能装备工程师队伍。
此外,该矿还积极拓展青年智能装备工程师成长平台,采取“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智能装备工程师到设备厂家进行实践学习。他们还积极邀请科研院校专家及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利用修理厂普机车间、电修车间、综修车间3个培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促进青年智能装备工程师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
“我们注重激发青年人想干事、敢干事、有担当的工作热情,积极为有梦想、有热情、有能力的青工提供舞台。”该矿组织人事科科长魏传亮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济南1月20日电(记者杨文陈灏)记者从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获悉,2019年山东省法院审结破产清算案件185件、破产...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