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 帅
技改是推动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的核心引擎,千万不能“喜新厌旧”,应以市场需求、税收贡献等客观指标为重要参考标准,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技改的支持力度,将更多市场潜力大、税收贡献高、技术基础好、技改积极性高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改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
技改即技术改造,是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发力点。山东省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传统产业重地,具有显著的产业基础优势。当前,山东省工业技改投资累计额在全国名列前茅;率先颁布了国内首部技改地方性法规《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条例》;出台《山东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紧密对接先进技术、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市场需求、财税贡献、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力求突破,突出“新”“高”。
当前,全国正掀起新一轮技改高潮,山东省若要在新一轮技改中更大范围、更高质量地释放传统制造业的新动能,必须注重防范以下一些问题。
技改政策“喜新厌旧”。基于市场占有率和税收贡献的分析显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纺织、造纸、橡胶等传统制造业依然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从全省近两年企业技改重点项目的情况来看,技改政策却明显偏爱新兴产业。究其原因,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产业与新旧动能关系的能力不足是关键。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产品有生命周期,会因落后而淘汰,但产业不会,而技术改造和创新正是产业永葆生机的秘诀。加大传统制造业技改力度是山东巩固强省之基,科学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技改方式“表浅势单”。调研发现,山东的传统制造业技改项目大多是单个企业以引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生产设备的方式进行。该方式层次较浅且缺乏系统性,突出表现为:第一,脱离实际,盲目跟风。企业技改不以巩固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为目标,而是一味跟风“赶时髦”,追求项目“高大上”。第二,注重硬件,软件缺位。技改项目往往只单纯引进设备及依附在设备上的先进技术,而技术应用所应匹配的生产理念、管理方式、人力资本等软配套却跟不上。第三,项目分散,难成链条。多数技改项目相互独立,缺乏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考虑,限制了技改推动产业链优化作用的发挥。
技改人才培养滞后。首先,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较为普遍,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不受重视,学校生存与发展困难,输出的学生素质与能力偏低,难以胜任高水平技改的一线工作。其次,大学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普遍存在,培养的人才短时间内无法有效对接高水平技改在管理层面和技术指导层面的高要求。最后,企业对员工的技改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员工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动作慢、周期长,降低了技改效率。
技术改造是山东省工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在稳定工业运行成为稳增长的首位要素之时,更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技改“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为此,山东省应立足制造业基础优势、深化技改改革,让“新技改”成为传统制造业释放“新动能”的“核心引擎。
优选并增加传统制造业技改项目。在充分认识传统制造业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市场需求、税收贡献等客观指标为重要参考标准,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技改的支持力度,将更多市场潜力大、税收贡献高、技术基础好、技改积极性高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改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科学分类引导传统制造业参与技改。根据企业特点并结合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分类引导传统制造业中不同类型的企业科学实施技改,防止盲目跟风。例如,引导中小企业通过技改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大型重化工企业以技改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推动轻工业企业借助技改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等。同时,要基于已有技术深挖技改潜力。一方面,提高已有技术水平、巩固自身技术优势,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找准已有技术与其他高新技术的结合点,通过拓展已有技术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实现转型升级。
注重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技改。在引导和选择技改项目时,应指向明确地鼓励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共同或联合实施技改,形成技改合力。在年度技改重点项目导向目录中增设专门的产业链技改专题,在项目用地、用能以及财政金融支持与奖补等方面给予产业链技改项目一定的政策倾斜。树立技改合作意识,探索组建企业技改联盟,建立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改联系,积极实施联动技改,推动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和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多管齐下助力技改人才培养。以充分发挥技改硬件的改造提升作用为目标,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建立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与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方式、技改培训模式等软配套。首先,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高质量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鼓励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直接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一线技工人才。其次,切实推动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有能力对接高水平技改的管理人才和技术指导人才。最后,建立健全有利于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形成“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一体化制度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新闻推荐
张金凤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散文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