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梗桥在进行书法创作
《自作诗论书诗草轴》陈梗桥作
□本报记者 赵晓林
“其实,我写字,就是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写出来。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这一生做了一些文化工作,没有什么成绩,但社会给的荣誉多过我所做的。我这次举办书法展,就是向大家表白自己的书法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并不是炫耀。”
向记者说这番话的,是已经年近80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陈梗桥先生。他说的展览,是将于2020年元旦在山东博物馆开幕的“陈梗桥书法展”。这次展览将是山东博物馆2020年开年第一展。
陈梗桥,1940年1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博物馆研究馆员(已退休)。先后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及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曾为中央电大《书法艺术》主讲之一。现为山东省书画学会名誉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陈梗桥自1957年参加济南市首届书法篆刻展以来,虽然参加过许多大型展览,但是从未举办过书法个展,此次是他首次举办书法个展。一位著名书法家,年近80岁高龄才举办自己的第一次个人展览,这在全国极为罕见。
记者近日采访了陈梗桥,他先介绍了此次展览的内容。展品有120件套,内容包括古代诗词名句、近现代诗词名句及少数自撰诗联。大明湖、趵突泉等名胜有陈梗桥的题字,此次可以一睹这些题字的墨迹。形式包括轴、联、屏和横幅。篇幅由四尺到丈二匹不等。书写年代由1973年到今年前些天的新作,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这些作品都是陈梗桥先生亲自挑选的。
书体方面,甲骨文有一件,其他如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体都有。从作品的字数来看,字数最少的作品只书写了一个字,是一榜书小篆“德”字;字数最多的一幅作品,书写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曾巩的《北水门记》,这是曾巩在济南做官时写的一篇文章,记录了当时大明湖北岸北水门的修建工程。前些年大明湖扩建时,园林部门请陈梗桥书丹,这次展览,展出的是碑刻作品的原稿。
对于举办这次书法展的缘起,陈梗桥告诉记者,因为感觉当下的书法界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年轻人还没进行多少年的书法学习和创作,就想着办展览、出名,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而中国文化非常浩大广博,每一种拿出来都很厚实,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就很难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性情、思想是潜移默化的,能让人在学习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影响的深度和远度是一般艺术所无法做到的。可能有些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外界影响,学不进去,深不进去,这是学习、练习书法的一大障碍,一定要克服。”陈梗桥说,他在学习书法的路途中,有幸拜过几位艺术大师为师,如沈尹默先生等,十几岁就在他们身边学习、生活,除了学习书法,在做人和做事理念方面受到了更多影响。在这些大师身上能看到、能得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一种能静下心来的态度。所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一步步走进去,可能才能触摸到、学习到真正的传统文化。
陈梗桥表示,书法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自娱,所以他常常把书法创作说成“写字”,就是以平常之心对待书法创作。长达几十年的书法创作经历,让他洞彻了书法艺术对于社会的实用性功能和发展规律。他以几十年练就的常人难及的功力掌握笔法,又以一种超然的不求世俗功利的心态去写出自己的内心,所以其笔下的书法气息畅达、格调清雅,具有深厚的传统书法艺术魅力,又兼具时代性和个人所具的独特艺术魅力。
陈梗桥特别推崇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的一段话:“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他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要对书法获得深刻的领悟和真正的把握,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书法练到老练、成熟,人也到了老年。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书法是与他的生命一同走向成熟的,而且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它与人的整个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里便牵涉到中国书法的一个深层目标:寄托、表现作为个体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切。在个体达到完满之前,他的书法是不完整的。
陈梗桥非常看重“率真”这一书学主张,在他的书法中也有很充分的体现,其书法作品沉稳与飘逸二者有机结合,和谐自然,就是很好的说明。他说,这是他一直坚持的碑与帖同时学习、磨练,继承了沈尹默先生所主张的碑帖结合的书学道路,然后才很好地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纵观其书,他以二王行草书为宗,兼收并蓄,广采博取汉碑魏碑的艺术营养,善于取舍增损,融会贯通。
“这次举办展览,就是想把我的一些作品呈现给社会。借这个平台,给大家做一个说明,说明一下我的艺术经历。也是一次自白,说出自己的内心追求什么。”陈梗桥不管是对书法创作还是生活,都秉持着任其自然、随心而行的理念,也正是这种数十年坚持不辍的精神,让这位年近80岁的老书法家真正窥到了书法艺术的门径,真正攀上了书法艺术的一座高峰。
新闻推荐
□记者付玉婷报道本报威海讯产业转型期,技术改造“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极为显著。记者从山东省相关部门了...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