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瑾
早上出门,一想到要去的地方停车不方便,堵得很,这不,还没走,心里就堵得慌了。
于是,果断选择了坐公交车。
与川流不息的私家车辆相比,公交车鱼贯而行,没有抢道,没有加塞,不急不徐,匀速而行。关键是,车上乘客不多,一点也不拥挤,每一个乘车的人,无论是晨起去大市场采购食材的老年人,还是忙着去各类辅导班补充精神食粮的学生们,个个气定神闲,全然没有焦躁感。
车厢内的氛围有点宽松,宽松的环境容易产生轻松的话题故事。公交车走到济南路东段某一个站点,上来一个老年乘客,他上车刷卡往车厢后方走的工夫,一打眼,看到熟人了,热情地与坐我前座的一位老同志打个招呼,一腚坐在了他的过道右侧座位上了,探身就开始拉呱。
“老哥,最近气色不错嘛,保养得很好,都有什么秘诀?”
“哪有什么秘诀啊,平时该吃吃,该睡睡,该活动的时候出去溜溜达达,看看书,练练字,自己找点力所能及的事干,心情好就行,反正不闲着。”我前方的老同志乐呵呵地搭话。
“老哥,我告诉你一个养生的方子啊,关于饮食的。你要多吃点地瓜、糊度、玉米面子疙瘩汤,好消化。大鱼大肉的不能吃了,你看看,现在还敢吃嘛,一头猪三四个月就出栏了,吃不得。”这位老年乘客,估计是年轻的时候没少吃这些食品。
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年轻的时候,能吃上地瓜、糊度、玉米面子疙瘩汤。我想,已经是很知足的了吧?
以前,不只一次从父辈人的口里知道,当年,忍饥挨饿的年代,这位老年人说的食品,除了白面疙瘩汤,哪一样食品不是一提起来就反胃?都是喂猪的东西,也是大多数人的日常主食。吃也得吃,不吃就饿肚子。毕竟是,那个时候,没有不二的食品选择啊。
这样的食品,至少在那一代人食不裹腹,刻骨铭心的记忆中,是没有半点美感的,更多的是饥饿的伤痛。苦涩的沙,如今,时过境迁,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养生食品,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看来,记忆,是有时间的。好像是研究课题提到鱼的记忆一样,只有七秒。
坐在我前面的老人提前下车了,一脸的祥和。等这老人下车了,右侧的老人眯着眼问我:“你看我俩谁年龄显大?他退休前是某某单位的二把手,很能干,人也好。”
在他们聊天的话中,我已经知道他比已下车的老同志还小三岁,实话说,这位老同志看起来不比那位老人显年轻。“我对年龄没有特别的判断,一时真不好说。”我搪塞着。
这位老同志当初上车一落座,和我前面的这位老同志打完招呼,就开始说某某市场的几种菜比某某市场的菜便宜二分钱。一时间,我记起来了“斤斤计较”这个词。
只是,在这个老人喋喋不休,为了节省二分钱的菜价,跑半遍了大半个城的菜市场的时候,我座前面的这位老同志一直没吭声,言语不多,未置可否。
有的人,注重养生,为了更好地活着。也有的人,活着,刻意养生,为了吃饭。
两种境界,不同的活法。
(作者单位: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管锡冬)12月25日,山东省发改委公示了2020年度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中国...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