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市社科理论专家吴言忠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九届四中全会鲜明的主题。会议明确指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法论研究
(一)弘扬是继承
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意识、风俗、道德、宗教、哲学、文艺、制度等。传统文化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时人们各具特色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若用源与流作比拟,传统文化如水之源,现代文化似水之流。无“源”便无“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应该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基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科学地接纳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弘扬是选择
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两重性。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激励民族意志,融合民族文化及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于历史的物质环境和经济基础,不可避免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有效吸收、包容传统文化之精华,蜕变传统文化之糟粕,进而生发出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弘扬是创新
一般来说,文化的发展常常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变化。因为任何一种成熟文化形态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某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作为一种潜在力量影响社会成员,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保持社会的认同,凝聚社会的共识。因此,当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往往无法适应新历史阶段的时代要求。只有进行文化创新,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从而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结合文化先进性的要求,激活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甚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优先学习和重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直接、重大意义的内容。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具备精神方向的整合性和引导性。一种先进的文化要能够构筑本民族所认同的价值体系,培养共同的信仰和理念。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能有效解决当代社会形态发展的困惑。比如,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可以弥补当代法制秩序所无法覆盖的部分,从深层意义上调整社会秩序。
(二)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培养传统文化的现代品格
传统文化中缺乏一些必要的现代品格,比如,创造性和个性的缺失。传统文化注重求和,追求人与社会的统一,倡导人格的社会化,这些都必然造成个性的薄弱,从而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家庭行为、教育行为等进行个性教育和个性鼓励,积极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切实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三)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提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魅力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相互借鉴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独特体系。这种稳定与独特,是在不断吸收和兼容中逐渐实现的。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既要秉承包容之心,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之长,又要发扬好传统文化的魅力,切实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新的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新闻推荐
据介绍,2020年填报志愿前,将有五类信息供考生参考,分别是普通高校招生专业计划、往年各专业录取情况、2020年考生位次信...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