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刘铁
“转眼支教的日子已过半,想到再过不久就要离开,真有些不舍。”前不久,新疆岳普湖县二中支教老师孟晓雨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孟晓雨是山东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今年三月,她带着憧憬与好奇,来到岳普湖县,开启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段支教生涯。
“在来之前,我曾预设过很多可能的挑战,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本以为没有什么大问题,结果刚开始就被打倒。”孟晓雨说。
根据安排,她担任七年级五班的历史老师,在这之前,该班学生的历史成绩及格率为零,更令她头痛的是,学生们的学习自觉性太差。
一次历史摸底考试,眼看仅有五分钟就要开考了,结果班里不少学生还在操场上打篮球,“我就很着急地去喊他们,他们还不当一回事儿。”孟晓雨说,不过,这也让她看到了学生们对运动发自内心的喜爱。
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孟晓雨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当时,我们达成了一个约定,只要他们课堂表现好,我就放一些运动短片,作为奖励。”她说。
果不其然,这个法子很快奏效。学生们的注意力逐步回归到课堂,学习兴趣也越来越高。在上个月的月考中,该班学生的历史成绩取得了全年级第一。
这只是山东大学生来疆支教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80名大三学生第一次远离校门,前往岳普湖县,进行实习支教。
为增强团队向心力,支教团一方面成立临时党支部,不仅每周拿出一定时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还要对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建立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定期更新,将他们的支教趣事对外发布,向身在内地的学校领导及时汇报。
如今,大学生们的支教成果开始显现。杨耀现任支教团团长,2000年出生的他,大学期间就有在新东方担任英语老师的经历。这次来疆实习支教,他深感责任重大,希望将大学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这里。
与内地不同,新疆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他所任教的高一三班,学生甚至连简单的英文字母都认不全。
对此,杨耀对症下药,狠抓英语基础教学,先从音标学起,再教语法,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学生打好学习英语的底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次月考中,他们班英语成绩最高分96分,平均分76分,只有四名同学不及格。
工作中,杨耀是教学能手;生活中,他是暖心小哥。支教团初来新疆,人生地不熟,想家在所难免。为了减轻大家的思乡心切,杨耀就带领大家学做家乡菜,那段时间,他挨个宿舍转,目的就是让每名同学都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同样是英语教师的杨倩,曾经也是支教的受益者。她在上初中时,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贵人。他是泰山学院的一名支教老师,“当时,我被他的思想深深吸引,立志要成为他这样的老师。”杨倩说。
在支教老师的鼓励下,杨倩考上了高中,走进了大学,她说,现在到新疆支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传承!
这次支教让杨倩收获满满。她从第一天上课就收到惊喜。那一天恰巧是妇女节,在她所任教的七年级五班,学生们集体为她点了一首歌,并通过校园广播向她送去祝福。“当时,我心都融化了。”杨倩说,学生们的这一温暖举动,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变得不再局促不安!
学生们平时爱给她写悄悄话,他们将自己高兴或不高兴的事都写信告诉她,杨倩把这叫作她与学生之间的“小情书”,后来,这些“小情书”也成了她与学生们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
一次,她发现班上一个叫海日古丽的学生,连续几天没交作业。杨倩就写信问她原因。海日古丽回复:“爸爸不在家,妈妈一个人拉扯我们三个孩子。我身体不好,为什么我总是那个花家里钱的人?”
杨倩在回信中写道,“有些事情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但学习成绩是可以用行动改变的,希望你用行动来弥补我们失去的东西。”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让海日古丽重燃对生活的希望。“现在,我时常会看到她和其他学生一样露出甜美的微笑,我放心了。”
老家聊城的姚佳坤,母亲是一名支教老师,现在新疆疏勒县任教。受母亲影响,她赶上了大学生来疆实习支教的末班车。
“妈妈知道我要来,很高兴,提前给我介绍当地的情况,交流教学经验。”姚佳坤告诉记者。
为提高班内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受妈妈启发,为每个学生制订了个人成绩表,“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加1分,答错了减1分。”她说,现在,班内学习氛围浓厚,成绩也比之前提高了一大截。
岳普湖县二中校长孙大勇评价:“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葱年纪,原来也是温室里的花朵,如今在这个边疆小城顽强地盛开。”
新闻推荐
这些新闻背后的故事,一定要听 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首场巡讲活动在京启动,12月15日至21日巡讲团将分赴各地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王思北)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等组织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12日在京启动。由30位巡...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