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诞,举国欢腾,齐鲁儿女以各种形式讴歌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对欣逢盛世的喜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与共和国同龄,或在国庆节出生,或以“建国”“国庆”为名。他们来自山东的各行各业,他们的故事寄托着一份对国家的深情,反映着时代的喜人变迁。
本报国庆假期推出“我和祖国共成长”报道,倾听他们的心声,记录家国的巨变。
□本报记者董卿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侯俊南姜雅静
国庆节,庆国庆,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这几天,修建国特别忙。
身为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修建国不仅要准备市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文艺晚会,还要走访各大社区指导秧歌排练。
“要不是前两天脚扭伤了,我还能参加更多场演出,举国欢庆的日子,哪能少了咱海阳大秧歌。”修建国略显遗憾地说。
以“建国”为名,让修建国感到无尚荣光:“这是父母对我的期望,希望我能参与建设祖国大好山河。”而修建国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生会与海阳大秧歌结缘,并以这种方式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在海阳,逢年过节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墙头、屋顶、树上处处挤满人。扭秧歌、看秧歌,早已成为海阳人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
这几百年历史的老秧歌,如今焕发出新光芒。2006年5月,海阳大秧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可乐坏了传承人修建国:“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一直是我的梦想,也是职责和使命。”
修建国9岁学秧歌,二十多岁就当上了秧歌队的“乐大夫”(海阳大秧歌队伍中的指挥者)。因着对秧歌的这份热爱,他一跳就是四十多年。“我跳秧歌,就是纯粹的喜欢。”时至今日,修建国都记得自己刚开始跳秧歌时的情景:“两天时间跟着村里的秧歌队走村串街演了五六场,回到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上炕都上不去,我是抓着炕沿扶着凳子才翻上炕。”
为了练好秧歌,修建国在十多岁时还专程找师傅学螳螂拳。“乐大夫的一些动作、招式,还有像耍大刀、霸王鞭这些表演,都需要些功夫底子。”修建国告诉记者,有些人在表演时,模样动作都很好,但就是缺那一股“气”,“就像一个当兵的人,走起路来步步生风,雷厉风行,一看便知道当过兵。”
秧歌作为传统艺术,并没有式微,而是随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寻觅获得蓬勃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地方重新扭起了大秧歌,修建国随着这股热潮活跃在舞台和讲坛,参演中央电视台节目、赴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院校授课……还有许多外地学生慕名而来,拜师学艺。在修建国的影响带动下,儿子也刻苦练习秧歌。说到儿子,修建国一脸欣慰,他很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学生们能不断创新,让大秧歌跟上时代步伐。
凭着一代代“秧歌人”对秧歌的传承,如今的海阳大秧歌在奥运会、亚沙会、沙排赛等重大场合欢歌起舞,意气风发间,舞出了老民俗的新精气神儿。修建国表示,人随名走,愿为国家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秧歌是海阳的“文化瑰宝”,他希望能把海阳大秧歌传承、发扬下去,因为秧歌不仅能让老百姓看了乐呵,更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记忆。
新闻推荐
“你们就是大明湖畔最美的风景”“文明旅游,从我做起”活动获点赞
本报10月2日讯(记者黄胜芳)今天上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济南日报共同主办的“文明旅游,从我做起”活动在大明湖畔举...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