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磁共振
乳腺钼靶检查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乳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是哺育新生命的场所,而且也是美丽的象征。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被乳腺疾病所困扰,严重者则会因为乳腺癌而离世。
乳腺疾病是威胁广大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广大女性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和乳腺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疾病的患病检出率不断提高。为了能让更多女性了解重视乳腺疾病,山东省中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孙贻安将对乳腺疾病高发原因、病种、发展阶段等内容进行讲解。
致病原因多种,
有则改无则防
“乳腺疾病致病原因多样,日常生活中还得多加注意。有原因出现要及时改掉,没有的话也不能掉以轻心还需严防。”孙贻安说,乳腺的发育及其生理变化除胚胎早期外,其他各期均在诸如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催乳素和宫缩素等协调的调节下,才能使女性发育成具有正常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乳腺,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是产生相应的临床异常或疾病的病理基础。
“城市白领已经成为乳腺疾病的高发人群,精神紧张、压力大、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劳累都是乳腺疾病高发的原因。还有一些女性因工作压力、家庭婚姻等情绪不稳、忧郁或偏激,雌激素、黄体酮水平和腺体结构出现紊乱,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孙贻安说。
孙贻安介绍,初潮早,婚育迟,人流次数多,育后不哺,哺而不足,甲状腺功能不全等,都易造成卵巢功能失调。在临床上也偶见患者因为做试管婴儿使用了雌激素制剂而诱发乳腺炎、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因此行试管婴儿前必须评估乳房风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都为防衰老和皮肤美容,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或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失去平衡,也可诱发乳腺疾病。”孙贻安说,使用各种美容整形产品如奥美定或其他丰胸剂也容易增加乳房疾病如乳腺炎、乳腺癌的发病率。
有家族史的妇女中如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是正常人群的2-3倍;且这种危险性与绝经前后患病及双侧或单侧患病的关系密切。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分辨率及清晰度等指标不断提高,可以使医者更精准的发现病灶,并且随着群众体检意识的增强,更多的人接受到乳腺病的相关检查,这也是乳腺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五类乳腺病种,
重则危及生命
孙贻安介绍说,腺病是一种常见又多发的疾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病因,主要包括为乳腺炎、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这五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导致病情变化,进而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乳腺炎包括急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多见。症状为局部:红、肿、热、痛、脓肿、淋巴结、全身高热,白细胞增高,需使用抗生素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有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于30~40岁的非哺乳期女性。乳腺肿块多位于乳晕旁,急性期肿块增大,边界不清,可伴肿痛和压痛,至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持续缩小形成硬结
乳腺增生病常见于中年妇女,25-40岁多见,青春期和绝经后少见,城市较农村多见。症状主要是乳房胀痛和肿块或是体检显示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少数有乳头溢液。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可有刺痛或牵拉痛,呈周期性特征,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和情绪关系密切。
乳腺纤维腺瘤主要见于20-25岁的妇女,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无影响。肿块多呈圆或卵圆形,边界清、质似硬橡皮球的弹性感、不痛、表面光滑、易推动。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主要症状为乳头溢液,鲜红色、暗红色、淡黄色。在体格检查时表现为挤压乳房相应区域乳头可溢液。考虑到5%-10%者会发生恶变,治疗应积极,以手术为主。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目前病因仍未明确,虽然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如果乳腺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主要治疗的手段为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多阶段发展,
还须早预防早发现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极密切的关系,癌变率为2%-4%。”孙贻安介绍,乳腺癌的发展是“正常上皮—单纯性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多阶段模式、谱带式渐进性连续过程。因此预防乳腺癌,就要在早期乳腺增生阶段,寻找主要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乳腺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何疾病都应重在预防,乳腺疾病也不例外,研究表明乳腺疾病的许多诱因是人为造成的,也是可以避免的。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学会调节心态。保持科学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坚持摄入低脂肪高纤维食物,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不吸烟不饮酒,还要定期体检,推荐每年进行一次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上有乳房肿块的女性可每年行彩超及钼靶摄片监测肿块变化。如发现乳房情况异常,应立即请专科医生确诊治疗。
“所有女性都应该学会乳腺自查,因为我们好多患者都是自己发现乳腺有问题前来就诊的。”孙贻安说,正确的检查手法是用并拢的手指轻轻触按乳房,不能用手抓捏。每月经期后3-7天做一次乳房的自我检查。停经后的妇女可在每月的同一天做自我检查,哺乳期的妇女应在哺乳后做自我检查。当然,检查是否患有乳腺疾病还需要一些常用辅助检查,如乳腺彩超检查、乳腺钼靶摄片、乳管镜检查、乳腺磁共振等。
“扶正祛邪”,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癌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则。”孙贻安说,所谓“扶正”,就是提高肌体自身的免疫力,以便获得更好的抗病能力;而“祛邪”,则是祛除体内的病邪,通常会用“以毒攻毒”的方法。
孙贻安介绍,现阶段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更多体现在对乳腺癌的术后调理,而且在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中医方案,中西医协同作战,达到修复人体正气、减少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乳腺癌在化疗期间,不可避免会带来较严重的副反应,此阶段主要采用中医扶正法以提高肌体免疫力,减少化疗副反应。化疗期间不提倡大剂量使用“祛邪”中药,因为化疗药物本身更注重于“攻杀”癌细胞。中医认为化疗药属热毒,为火邪热邪,耗伤正气、损伤脏腑,故治疗以“扶正培本、祛邪解毒”为主,改善肌体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肝胆系统损伤、呼吸系统毒性、低热、多汗等。所以,化疗期间的中药可以偏重于益气养阴、健脾醒胃、壮骨生髓、和胃降逆等。
在放疗期间,会常对邻近脏器如肺出现损伤,肌体表现为耗液伤津、肺热炽盛。此阶段中医注重养阴生津、清热润肺化痰为主。中医药能有效减少放疗副反应,使得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5年,甚至7年-10年。内分泌治疗常见的副反应包括血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子宫内膜增厚、潮热盗汗或骨质疏松等。中医治疗可以相应采用清肝降脂、活血化瘀、清热润燥、补肾填精等方法改善上述症状,弥补长期内分泌治疗带来的弊端。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优势在于运用人与自然,人与周围环境统一整体的原则。”孙贻安说,调情志,顺四季,做到精神安逸,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避免时令节气伤人。饮食有节,适度活动,可以通畅血脉,帮助消化,从而对疾病产生很好的疗效。
(张婷)
专家简介
孙贻安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姜兆俊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致力于乳腺、甲状腺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外科感染性疾病。对乳腺癌各类根治手术、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活检术、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以及乳腺癌与甲状腺癌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
科室简介
山东省中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是上世纪90年代初自中西医结合普外科独立建成的特色专科,为省教委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国家为数不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发展坚持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发挥中医药诊治的优势,不断吸收国内外现代医学最新技术与方法,坚持科学研究创新攻关,学术积淀深厚、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齐全、学术交往广泛、科研成果丰硕,已成为全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及甲状腺学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龙头单位,整体水平已步入全国领先行列,享有较高声誉。
科室专业人员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技术过硬。拥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1名,省名中医药专家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2名,博士3名,硕士4名。
科室基本建设完善齐全,设有独立的专科专病门诊、专家诊室、检查诊疗室及专科病房。中西医诊治手段丰富,具有相当规模的国内外最先进的诊疗设备:美国洛艾德高频钼靶乳腺摄像及数字化定位穿刺活检系统、美国强生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系统,以及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乳腺导管内窥镜、麦迪克乳房治疗仪、弹力空芯针活检枪等,筛选乳腺癌高危人群,大大提高乳腺癌癌前病变、早期乳癌的检出率,维护患者生命健康,保障了广大病人诊治的需要。
新闻推荐
▲雷佳与乐团配合默契?雷佳演唱《桃花红杏花白》?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本报记者刘小艳7月16日晚,...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