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记者驱车来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前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始点,也是本次探访的第一站——江都水利枢纽。江都水利枢纽地处长江、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东线调水的源头。这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泵站工程,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泵站管理的一个缩影。
调水龙头
第一阶梯抽江泵站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而6月的扬州,却是炎热、闷湿,初来乍到略有不适。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江都水利枢纽,这里景色很美,植被覆盖率较高。在江都水利枢纽集中调度控制中心,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枢纽站的情况,工作台上8台电脑显示着不同的内容,工作人员正盯着监控系统查看。“江都水利枢纽是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分公司总经理韩仕宾告诉记者,江都水利枢纽与宝应站共同组成南水北调东线第一阶梯抽江泵站,实现一期工程抽江每秒500立方米规模的输水目标。
1969年9月23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工程全部由中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自行制造和安装,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发电以及为江苏沿海冲淤保港、改良盐碱地提供淡水资源等综合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多年治水
换来“一江清水北上”
“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起点,从这里调引长江水,然后一路通过京杭大运河,一路通过新开辟的河道,双线输送保障调水。”韩仕宾介绍。目前,2018—2019年度向山东省调水已经结束,枢纽站内并没有十分繁忙的景象,“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集中调水期,虽然往山东调水结束了,但江苏省内调水还在继续。”工作人员介绍。
其实,即使在调水期内,江都水利枢纽站内也并不会看到太多的工作人员。原来,东线工程智能水务也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自工程转入运行以来,以实现“远程控制、少人值守”为目标,建设水量水质自动采集系统、泵站群远程实时监控及水量优化调度管理系统等,推进智能化管理体系构建,打造南水北调工程智能化管理品牌。不仅如此,智能水务还利用了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在执行国家2017-2018年调水任务中,通过强化流域水情预测分析,动态优化调整调度方案,充分利用淮河丰水和沂沭泗来水抽水北送,减少长江至洪泽湖三个梯级泵站的抽水运行。
据悉,东线工程启动之前面临的治水任务极其艰巨,几乎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国务院制定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后,为了落实该规划,保证工程水质在通水之前达到规划要求,江苏省把治污问题作为重点,完善了调水水质的保障机制。经过多年的努力,换来今天的“一江清水北上”。
江淮明珠
水利枢纽也是旅游景区
山东半岛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极为缺水的地区之一。2001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修订完成,东线工程通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从长江下游干流提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翻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2013年底,江都水利枢纽向山东半岛输出第一股江水,山东的缺水情况从此得以改善。
江都水利枢纽不仅是一座具有灌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等功能的综合性工程,还是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江都水利枢纽景区内四面环水,站闸相连,绿荫覆盖,景色宜人,建有接待中心、园中园、明珠阁、垂钓中心和江石溪纪念亭等景点,是一幅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丽画卷,被誉为“江淮明珠”。
相关新闻
长江经济带水质良好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回答记者问时介绍: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同发展改革委制订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推动长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长江经济带共设置了94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表明,2018年长江经济带水质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9.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劣Ⅴ类占1.9%,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2019年1-4月,长江经济带水质良好,Ⅰ~Ⅲ类比例为81.2%,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1.3%,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好转趋势。生态环境部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底前力争实现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消灭劣V类的目标,目前一系列工作都在有序推进。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梁超
新闻推荐
5日,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四班的最后一堂课上,班主任孟庆鹏被学生高高抱起。新时报记者黄中明摄“抱”师恩高三毕业...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