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又怎么了?因为在直播中随口说了一句“什么是知网”,让翟天临成为2019年开年后第一个人设崩塌的明星,并由此引发出一场影响广泛的学术整治浪潮。最近,很久没有消息的翟天临再次被骂上微博热搜。起因是,因为他的学术不端导致广大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不得不提高,因此纷纷上微博讨伐翟天临来发泄情绪。到底是言过其实,还是确有其事,看看在济高校的毕业生们怎么说。
翟天临害惨毕业生?
2月14日发布致歉信后,翟天临的微博已经彻底“荒”了,即便被广大毕业生骂上热搜之后,昨日的微博阅读人数也只有可怜的不到1000人。而他之前拍摄的影视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见天之日。
因为学术不端,出道多年终于红了的翟天临的形象轰然倒塌,仅有的存在感都留给了他曾用以苦心经营“学霸人设”的学术界。
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爆发之后的3个多月来,网上多次爆出各高校毕业论文的筛选流程变得更加严格,这无疑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难度。而在眼下的毕业季,众多应届毕业生一边熬夜通宵改论文,一边跑到微博上质问翟天临:“你睡得好吗?”“感谢翟天临造就了更加强大的我,从来不知道毕个业这么难。”还有网友借此推出了新段子,“你抗压能力强吗?——我是翟天临那年毕业的。”
除了准毕业生,翟天临更成为众多大学老师的反面教材。不少学生反映,老师专门做了PPT对翟天临进行批评,以此警告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知网,以及写论文的相关学术检索功能。
而在济南,最近毕业生们开口闭口的话题都变成了翟天临,济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袁同学说,“很多人以前都不知道翟天临是谁,现在他又火了。”山东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生熊本也说,“走到哪都是翟天临,同学说,老师也说,对这个人本来无感,现在真有点腻了。”
大家明显感觉到“气氛紧张”
网上很多网友爆出,今年对论文的查重率要求比往年严了不少,为保证公平,一些学校的本科论文也请来外校专家参与答辩,使得答辩比盲评还要严格。在济南,翟天临事件后,对应届毕业生的影响也堪称巨大。
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查重率比往年要求更加严格。山东财经大学某文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小马同学对记者说,学校对研究生的查重率要求在15%左右,但为了保险起见,每个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都再进一步,“尽量保持在5%左右,毕竟标准变严格了,查重率越低也就越放心。”
山东师范大学某文学硕士D同学也表示,“以前学校要求的查重率一直都是20%,虽然表面没什么变化,但从老师和同学的态度都能明显感受到今年比往年更严格,“气氛很紧张”。他还补充说,以前查重只查一遍,现在又增加了一次查重,就怕中间被置换版本,此外,今年还新增了盲审环节,评审的老师和学生互不知道身份,保证评审的公平性。
其实更大的考验在于高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所高校都在论文环节增加了不少“新关卡”。山东财经大学更换了教务系统,所有毕业生从选题、开题、中期报告、论文上传必须通过这个系统,并增加了执导老师匿名评价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互相不知道身份,保证一视同仁。如果两次匿名评价是C或以下,就会被取消参加论文答辩,延迟毕业。该校一位毕业生爆料,自己班里的一位同学因为两次评价都是C,被取消了论文答辩的资格,“从学校到老师对待评审过程都更加严谨了,然
后更加公平。”而且不仅是针对论文答辩,大四毕业生的实习生报告也作了相应调整,“以前只需要实习单位交个手写报告就行了,这一届要写六到七篇周记。”
查重率降低、论文质量提升、环节增多也让老师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占西就说,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要求他们交初稿之前,已经反反复复提过很多次要求,至少改过5次。
多数毕业生认为不赖翟天临
有网友调侃说,因为翟天临事件,2019年的毕业生可能是人才含金量最高的一届。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学术不端事件的曝光可能损坏了一小部分想弄虚作假的人的利益,但却保住了学术界的颜面。
采访中,大部分毕业生都对此表示理解。小马同学认为,虽然同学之间聊翟天临的频率很高,但也仅仅是个话题而已,“就算不出翟
天临的事,我们也应该谨慎对待毕业论文,毕竟论文不是一锤子买卖,写上自己的名字就会跟自己一辈子产生关联,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在她看来,翟天临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就算没有他也会有别人,但对于大多数踏踏实实的人来说,翟天临事件其实没有任何影响。
山东大学博士在读的杨同学明年要面临论文答辩,因为学术不端会涉及学校的荣誉,因此从学校到导师都非常重视,“翟天临事件后学校就出台了很多新的规定,原先可以无限次修改论文,而现在只能两次,外评不过就被取消资格,这就要求毕业生提交时格外慎重。”在他看来,虽然新规定对学生的要求更严了,但好处要多过坏处,“原先一年可以在5月和10月提交论文,因此很多学生担心赶不上提交时间而去抄袭,新规定之后变成了一年四次,对于学生来说更加灵活了。而且,导师对论文也更加重视,指导过程中更上心。”
今年博士毕业的Ina对于翟天临事件的切身感受是,博士后进站的标准和出站的标准均有所提高,“北京大学就不用说了,山东大学今年4月份也提出了新的博士后进站和出站的要求,在期刊论文的发表这方面的要求提升了很大一截。所以我觉得各个学校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以及教育部的一些新的政策出台之后,都修正了自己的博士、博士后培养的方案,培养的质量和标准都在逐渐提高,甚至会有大幅的提高,这个感受比较明显。”
每件事都有利有弊,值得庆幸的是,在网友把翟天临骂上热搜之后,还有更多毕业生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了这件事对于学术圈的益处,这或许也算翟天临为社会做的一件大好事吧。(新时报记者任晓斐)
新闻推荐
消防法律先后历经5次修改。1957年11月29日,经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六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公布了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