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东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今日山东 > 正文

跟随圣人去游历春秋 孔子大历史(14)

来源:大众日报 2019-06-01 10:00   https://www.yybnet.net/

□李硕

贵族女子的正式称呼,是“氏+姓”。她们本来可能有小名,但不能在正式场合用。女子强调姓,正是为了区别婚姻,要跟丈夫的姓不同。但这个氏,可以是自己娘家的氏,也可以是丈夫家的氏,依当时人的习惯而定。春秋时“齐姜”就特别多,这都是齐国的公主嫁到国外去的,其他比如王姬、鲁姬也很多。后人为了区别,就再加上她们丈夫的谥号。比如“鲁共姬”,就是鲁国姬姓的公主,嫁给了宋共公。秦穆公的夫人穆姬,也是用了丈夫的谥号。

上面这些很复杂的讲究,都是贵族们才有的。那时的平民就没有姓氏,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名。当然,氏也可以勉强有,比照贵族们的官职或封邑原则,平民也可以把他的职业或者村落名、主人氏等放在名前面,用来区别重名。比如《庄子》里那位很会切牛肉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职业,也勉强可以算他的氏。

到战国的时候,贵族社会瓦解,礼崩乐坏,这些讲究就逐渐消亡了。首先是姓和氏没了区别。其次是老百姓也开始有正儿八经的姓。我们看史书里,战国的人就都有姓了(或者叫氏,反正这时也没区别了)。可从近来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张家山汉简等看,秦朝和汉初的时候,还有很多老百姓没有姓氏,就是光秃秃一个名。这时的朝廷甚至有讲究:级别特别高的官员,在公文上可以不写姓氏,只写名,普通官员就要姓名完整。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不懂春秋时候姓、氏的这些讲究。像他说孔子“姓孔氏”,明显不懂姓和氏的区别。《史记》里写周文王叫姬昌,武王叫姬发,周公叫姬旦。其实在周人那里,姬是姓,根本不能用到男人称呼里面去,结果两千年传下来,大家也这么叫习惯了。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符合规范的称呼,应该是“周昌”“周发”“周旦”,他们是周这个小部族的首领,周就是他们的氏。

有人可能会问:除了周人,难道还有以“姬”为姓的人吗?

有。周人在西部的一些近邻部族—戎人,就有姬姓的,他们和周人同宗,所以一直不能互相通婚。但他们一直没文化,没建立起政权,也不愿接受同宗的周人统治,所以被周人视作蛮族,不能通婚的同姓蛮族。

孔子的这个“子”是他的姓吗?还不是,那是对贵族男子的尊称。

有点乱?没办法。那时的贵族,讲究就是这么多。

但在本书里,为了照顾现代的习惯,还会用“姓”代称当时的氏,比如我们就说孔子姓孔。但涉及当时意义的“姓”,我们就称其为“族姓”,以示区别。

周人的大分封和国际秩序

春秋有列国诸侯,有周王室,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因为再到战国的时候,各诸侯国的国君都称王了,王就显得不那么独尊。但春秋时候还不行,只要服从周人的国际秩序,就只能承认洛阳的周王,别的国君不能叫王,只能叫公、侯、伯、子、男等等。这里简单说说周人这套“国际秩序”的来历。

在周朝建立以前,统治中原的是商朝,势力范围包括了几乎整个河南省,再加上周围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各省相邻的那一小块。但在这一范围内,还有很多和商人不同的部族小国,他们臣服于商朝,但还不是商人。

周人发源于陕北的山地,后来慢慢迁移到关中平原。对商朝来说,那里是西部很偏僻的边陲。周人原来是臣服于商朝的,那时只有商王才能称王,别的小国、部族头领,只要不敢和商朝作对的,就不能称王。

到周文王晚年,开始准备推翻商朝,才偷偷僭越称王。到周武王在位时,正式攻灭了商纣王,占领了商朝的地盘。

新闻推荐

别被12天10个涨停板迷惑,稀土概念股金力永磁核心产品毛利率在下滑

记者|陈慧东在12个交易日内10次涨停的金力永磁(300748.SZ)正不断刷新其上市以来的股价新高。5月31日,金力永磁高开3.74%,报56...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跟随圣人去游历春秋 孔子大历史(14))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