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建设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示,以便广泛了解社会各界公众对本工程的态度及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四河故道生态恢复试验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西南部实验区和缓冲区内。建设单位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该项目建设期一期项目2020年开始实施,施工期限为12个月,即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二期工程2024年开始实施,施工期限为12个月,即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本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依据资金来源不同共分为下游段和上游段进行河道底泥的清理,下游段建设两座生态鸟岛。二期工程主要建设溢流坝和节制闸各1处,扩建排涝闸1处,河道中央建设生态鸟岛两座,建设扬水泵船1处配套配电室1处,剩余水域底泥的清理。项目建设总投资4200万元,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2200万元。
二、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该工程施工期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为废气、噪声、废水及固废。废气及噪声采取一定的防止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轻微。废水经下渗或蒸发后,不会形成径流对地表水造成影响。由于该工程在施工中避免了大填大挖,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弃渣量很小,工程弃渣连同生活垃圾一并运出保护区外,按环卫部门要求妥善处置,因此,项目施工期未对环境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运营期
1.环境空气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无工业污染源,没有工业废气的排放。排涝闸、溢流坝和节制闸、扬水泵站均采用电力驱动;管理交通工具采用电瓶车、电瓶船,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对沿线大气环境无影响。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四河故道生态恢复试验项目自然生长的水生植物和芦苇等挺水植物,有利于改善项目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从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角度来看,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2.声环境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无工业污染源,没有工业噪声的产生。本项目通过河道疏浚、种植芦苇、建设生态鸟岛,为动植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净化噪声。
3.地表水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无工业污染源,没有工业废水的排放。本项目值班人员依托一千二管理站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
四河故道生态恢复试验项目实施后,为周边湿地恢复区提供淡水补充的功能将大大增强,从而使原本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良好。
4.固体废物
扩建排涝闸、溢流坝和节制闸、扬水泵船的维护维修及保养产生少量废机油、废抹布、废手套、废油桶等,废抹布、废手套、废油桶等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定点储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废机油经托盘收集桶收集后由厂家定期回收利用。
5.生态环境影响
四河故道生态恢复试验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的威胁,进一步提高保护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保护、监测、宣教等基本功能。
尽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负面影响,但只要生态保护措施到位,其负面影响完全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可以避免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项目建设过程中和营运管理期间,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区域生态环境功能不会发生改变和退化。项目在性质上是一项生态建设项目,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积极的,因此,四河故道生态恢复试验项目是可行的。
三、征询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①当前经济发展状况;②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问题;③当地环境问题;④本工程对当地环境和对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影响;⑤本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⑥对本项目的建设持何种态度;⑦对本项目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四、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联系人:王主任
联系电话:0546-8305259
电子邮箱:bhqkyzx@dy.shandong.cn
评价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吴工
联系方式:0531-85870075
电子邮箱:wxmlyn@163.com
五、公示说明
1.自公示之日起十日内,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为公众提供相关资料查询、查阅服务。
2.公众对建设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可自公示之日起十日内,可按上述联系方式向项目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提出。也可将书面意见另外抄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9年5月24日
新闻推荐
强化监督职能,助推环保到位 市南区人大常委会对生态环境落实情况实施调研与执法检查
半岛记者邓慧秀通讯员贾洪西张宁报道本报讯记者从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南分局了解到,近期,市南区人大常委会对...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