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核电是国家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依托项目,承载着研发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的使命。截至5月20日,海阳核电1、2号机组已累计发电116亿千瓦时,保持了持续安全稳定运行。日前,就海阳核电的投运对山东乃至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意义,记者专访了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
□本报记者张思凯张楠
本报通讯员刘炎许红波
记者: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个开工建设及并网发电的核电站,其运行情况广受关注,请问目前海阳核电运行情况如何?
吴放:海阳核电1、2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10月、2019年1月先后投入商运。从调试到投入商运,两台机组总体运行情况稳定,设备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两台机组的核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三道安全屏障完整,未发生违反技术规格书的事件、失控或超标排放事件、辐射安全事件,充分体现了三代核电技术设计的先进性与建造的严谨精良;实际运行与预先设定相匹配,验证了工程设计和建设质量良好,反映了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控制。
记者:众所周知,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煤炭消费量长期居全国首位,而核能发电占比却非常低。请结合山东省能源形势,以及海阳核电建设谈一下山东省发展核能的意义。
吴放:首先,当前山东省能源发展需要核能。受自然资源条件制约,山东省富煤、缺油、少气,基本没有水电,能源结构偏煤、偏重,能源消费中煤炭比重偏高、电力装机中煤电比重偏高,对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5%和21%,因而亟须压减煤炭消费、优化能源结构。
海阳核电作为大型绿色能源基地,位于电源点分布较少的胶东半岛,地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两大核心——青岛、烟台的中间地带,距离两市均100公里左右。按照目前在运行的1、2号机组年发电8000小时计算,预计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600亿千瓦时,可满足全省约6%的用电需求,年节约标准煤20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4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7.1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4.4万公顷。海阳核电能够为胶东半岛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稳定、经济的清洁能源。
其次,核能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目前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分别为1330万千瓦、906万千瓦、872万千瓦,核电发电量占比分别为13.6%、11.8%、27.8%。依托核电项目,浙江建设了全国知名的海盐核电城,广东打造了极具影响力的核电产业链高地等,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有“建一座核电,富一方乡亲”的说法。以海阳核电为例,6台机组全部投运后,每年纳税达39亿元,持续提供数千个工作岗位,有力推动海阳打造全国知名核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记者:海阳核电在商运投产的同时,山东省的核电产业也从高起点示范阶段步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请问海阳核电作为排头兵、先锋队,对山东省后续核能产业发展有何作用?
吴放:从项目本身来看,海阳核电是世界首批三代核电站、国家战略工程,山东省首座核电站,在国内外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顺利投产商运,为山东省核电发展趟出了一条三代核电建设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大量技术成果,培养了一支“高精尖”人才队伍,海阳核电正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核电基地。
从区域协调发展来看,海阳核电对于山东省核能产业安全高效发展,发挥了从先锋队到孵化基地的示范作用。经过多年深耕,烟台市依托海阳核电等核电项目,成立了“两园区一中心”,即海阳、莱山核电产业园区及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形成了集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于一体的三代核电产业链,这对于省内其他地方产业与核电站同步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从核能创新发展来看,我们全面推进核电向核能转变,力推单一核电向核能综合利用、多能互补转变,以核能发电为基础,积极探索清洁供热、海上风电、多用途动力堆、海水淡化、制氢与储能等多能互补和联合经济运行。目前,海阳核电一期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力争将海阳打造成为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内首批实现核能清洁供暖的城市,助力山东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抢占先机。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徐晓阳)5月20日,为庆祝第二十个“5.20世界计量日”,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山东省计量院在千佛山园区开...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