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山东省经济犯罪整体仍处于多发态势。5月14日上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修潍青介绍,2018年全省公安机关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878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58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
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依法打击聚集型传销、网络传销专项行动;积极应对国内P2P平台集中爆雷带来的风险隐患,有效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高发态势。2018年,全省共立非法集资案件631起,涉案金额85.54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28名。共立传销案件35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2名,挽回经济损失10.97亿元。
严厉打击假币犯罪,立案1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名,打掉制售假币工具的源头窝点4个,捣毁制假窝点67个。成功破获“2.06”、“3.29”两起伪造货币案,铲除辐射全国的假币源头窝点。
开展区域性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专项行动,立案5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3人,挽回经济损失40余亿元,切实净化了全省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破获刘某伟涉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成功从新加坡追回涉案资金人民币832万元,创下近年来山东省公安经侦部门从境外单笔追回涉案资金的最高纪录。
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立案414起,涉案价值1.79余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86人。
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摸排和串并出省内职业保险诈骗犯罪团伙9个,扩线打击相关联团伙19个,查实犯罪事实300余起。成功打掉龚某成等保险诈骗犯罪团伙,刑事拘留团伙成员11人,批捕3人,查实犯罪事实52起,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7亿余元。
加大境外追逃追赃力度,积极开展缉捕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猎狐行动”。全省共从美国、韩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劝返犯罪嫌疑人41名,成功规劝“百名红通人员”王清伟回国投案自首,标志着山东省公安机关负责缉捕的“百名红通人员”已全部到案,有力服务中央反腐败工作大局。
修潍青提醒,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欺骗性。广大群众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警惕利用高科技产品、公益慈善、创业创新、扶贫养老等噱头的经济犯罪活动。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如果其经营的项目并不创造任何财富,却许诺能够支付高息,或只要交钱入会、发展人员就能获取“回报”的,请保持高度警惕。 (本报记者 范俐鑫)
相关链接
如何识别“迷惑性”
非法集资犯罪?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韩杰介绍,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分子不断变换花样,以各种名目诱骗公众上当,越来越多的案件体现出攀附国家政策,以国家倡导的创新、扶贫、慈善互助、养老等政策为幌子从事犯罪活动,欺骗性越来越强。有10种投资、理财项目要特别注意:
1.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为幌子的;
2.以投资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5.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6.以“扶贫”、“慈善”、“互助”等为幌子的;
7.在街头、商超发放广告的;
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9.“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新闻推荐
近视率现状2018年11月调查显示,山东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8.66%●幼儿园6岁儿童近视率18.27%●小学生近视率3...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