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由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王冬梅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奎文区宝通街小学举行。教育部首期名师领航工程培养人选全省共四位,潍坊市仅有王冬梅老师一人入选。王冬梅还是潍坊市建市以来中组部等七部委联合公布的两位“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之一,该项目全国仅有7位小学老师得以入选。
扎根一线二十多载,获得荣誉无数
13日上午,记者在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王冬梅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上了解到,按照《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工作安排,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了“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简称“双名工程”)。“双名工程”是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养的最高班次,对百名优秀教师和百名优秀校长,进行3年连续性系统化培养。
“双名工程”以高校基地培养为依托,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首批14所“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王冬梅是首期“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学员。她一直担任数学老师,扎根一线二十多载。她创立的“王冬梅智趣数学教学法”荣获建国以来首次评选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是全国小学数学学科以个人名字命名教学法的四位名师之一。另外,她是山东省第一位被破格晋升的正高级教师,著有《智趣数学课》一书,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名师领航工程人选、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连续7年担任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
王冬梅执教的课例曾荣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并多次在全国、省、市、区级会议上公开课、示范课。她同时介绍了自己今后的工作规划,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工作室将围绕“智趣教育”的核心主题,致力于“课题研究、教育思想凝练”两大研修目标,最终使得工作室老师们在宏观视野、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成果显化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积极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奎文区教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掀开新的篇章。
名师工作室助力教育发展
在13日的授牌仪式上,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办公室主任李铁绳、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副主任刘文华对名师工作室给与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实施“双名工程”意义重大。搭建“名师工作室”,是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名师队伍到加强教师队伍整体建设,到促进中小学教育的优质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步。“名师”,名在信念坚定,名在理念引领,希望王冬梅及工作室成员们不要懈怠、永不放弃、锐意创新,从今天开启新的征程,传导教育情怀,展现名师风采,共同促进基础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全国知名工作室。
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于允锋及与会其他专家也认为,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王冬梅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潍坊市名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潍坊市的名师队伍建设装上了“发动机”“助推器”,对带动全市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作为名师工作室带头人的王冬梅老师表示,自从她参与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以来,觉得工作室的确在发挥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对基础教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助力作用。
最后,与会人员开展了相关交流研讨。
智趣数学教学法得到认可
25年前,王冬梅执教之初就在思考“如何让课堂变得妙趣横生”的问题,她发现自己提前设计的课程,熬夜准备的教案,有时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努力付诸东流。此时,王冬梅萌生了一个念头,让学数学可以变成一件有趣的事。
在教学实践中,王冬梅通过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使枯燥的数学情景化、活动化、生活化、进而实现“数学化”。但课堂上的“标新立异”,不一定能被人理解。多亏当时学校、奎文区教体局领导让王冬梅吃了定心丸,不仅给予其教学以充分自主空间,甚至鼓励并支持她在教学上推陈出新。
此后,王冬梅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同行、师生关系与学生兴趣并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她的课堂里,孩子们可以尽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拘无束展示自己的风采。她把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维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法指导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使学生越学越会学,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进而形成了主动发现、主动研究、主动探索、好学善问的课堂教学文化。
王冬梅创立的“王冬梅智趣数学教学法”获得了首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全国小学数学学科以个人名字命名教学法的四位教师之一,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肯定。在河南省濮阳市,有个特别重视孩子成长的家庭,这位母亲千方百计为自己6岁的女儿挑选好的学校和教师,从网络上了解到王老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及“智趣数学”的教学风格后,竟全家迁至潍坊上学,被称作“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指导发展骨干教师梯队,培育“领头羊”
据悉,王冬梅工作室成员执教的智趣数学课《小数的初步认识》以“智趣教育”为核心主题,围绕“课题研究、教育思想凝练”两大研修目标,在提升教师在宏观视野、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方面作用重大。
王冬梅除了在工作室教课外,还要指导青年教师发展,为青年教师设计课题,用规范科研的方式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课程建设把脉方向,还为学生设计课程。
近年来,奎文区围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为教师发展计,就是为孩子未来想”,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待遇保障,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该区先后共组建101个工作室,800多名教师参与研究,先后有268名主持人和成员教师被评为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及能手,在省市优质课评选和基本功比赛中,区域教师获一等奖人次位居全市首位。王冬梅老师就是在这个良好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名师的典型代表。
能力和荣誉总是与责任成正比,在成为了名师的典型代表后,王冬梅也逐渐承担起“带队伍”的职责。骨干教师群体是各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心骨,奎文区教体局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对职业发展有明确目标的青年教师,让新教师在“老带新”的氛围下拾级而上,启动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王冬梅就积极参与了该工程,她每年义务承担区内新上岗教师的培训任务,从信念到理念到技术悉心指导。
在奎文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自2010年成立“王冬梅名师工作室”以来,王冬梅引领青年教师一起做教学研究,创新课例研究方式,以“同课异构”“异课同构””“教学论坛”等方式开展,在实践中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观课量表,科学地指导教师做课堂教学研究,该方式极大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随着工作室的落地生根,奎文区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为全市基础教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掀开新的篇章。
文/图本报记者张身率
新闻推荐
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可适当收费 山东省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严禁借课后服务名义组织集体补课或教学
日前,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今年9月底前,山东所有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