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9日讯(记者 范俐鑫)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一季度,山东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实现“两增一降”,即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加、户数增加,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下降。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健说,“两增”首先是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加、户数增加,3月末,全省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5008.3亿元,较年初增加373亿元,增速达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此外,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2.7万户,较年初增加6万户。“一降”即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下降,3月份新发放小企业和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83%和5.74%,同比分别下降0.24和0.18个百分点。
“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融资渠道是不一样的,对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私募投资等股权类投资是比较适合的;对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可通过银行信贷融资、债券融资、股票市场融资等。”济南分行副行长刘健说,从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看,首次获得贷款(首贷)难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小微企业一旦获得第一次贷款,后续再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获得第二次贷款的比率达到76%。目前共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59万户,有贷款余额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5.2万户,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覆盖面和可得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首次获得贷款(首贷)难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问题。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保监局等联合印发了《关于“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实现“一个目标”,即深入挖掘处于成长期,有潜力、有市场、有前景但尚未获得贷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培植,通过培植使企业的首贷获得率明显提高,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显著增强。
山东省将对培植活动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加快研究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探索尽快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在金融机构的“一网通办”“一次办结”。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策调研处处长张登方介绍,省工信厅实施了省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银行发放单户不超过1000万元、利率上浮不超过50%的小微企业贷款,对逾期不良的给予银行贷款本金30%风险补偿。省工信厅还实施担保费率奖补政策,为单户小微企业担保贷款不超过1000万元、担保费率不超过2%的担保业务,给予专项资金奖补贴。
新闻推荐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技工院校要沉下心来,抓住每个...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