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逄苗通讯员刘璐芳摄影报道)日前,在莱山街道文化中心的图书室,两鬓斑白的陈加凯正在练习书法。他是莱山街道文化中心的书法志愿者,练习书法已有50年之久,“我经常到这里来练字,因为这里比较安静,文化中心的图书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学习环境。”陈加凯说道。
近年来,莱山街道不断加强文化中心及各村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吸引众多居民主动走进农家书屋,感受书香文化,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莱山街道不断加强文化中心和各村农家书屋的建设优化完善提升,一路走来,慢慢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文化振兴样板。“刚开始村民对农家书屋发挥的作用及认识不够全面,我们就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发挥优秀农家典型带动作用等措施,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后来辖区内的读书风气渐渐浓厚,街道也涌现出了许多农家书屋的工作典型。”莱山街道文化站负责人表示。莱山街道文化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致力于务实服务、便民利民,文化中心包括便民服务大厅、图书室、儒学讲堂等文化设施建设,其中图书阅览室存有各类书籍1万多册、报纸杂志40多种,并设置借阅登记制度,配备了专职图书管理员,实行全天候开放。
莱山街道文化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沟村农家书屋,东沟村农家书屋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农家书屋”“烟台市优秀农家书屋”“莱山区农家书屋示范点”,成为了农家书屋的学习典范。东沟村农家书屋有图书阅览室和电子图书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存书将近一万册,内有报纸、杂志等各类图书。电子图书阅览室内设电脑,读者可以免费游览国家数字图书馆、山东省网上图书馆等各类资源。
“刚开始图书购置过程也是很曲折的,一部分图书是朋友捐赠的,一部分是文化馆及图书馆的资助,后来我们也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些图书。但现在不同了,除了村委自购,区文旅局和街道会定期捐赠图书。如今我们的图书已经将近一万册了,而且明年还会继续更新图书。”东沟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林学财告诉记者。
与莱山街道文化中心图书室不同的是,东沟村农家书屋读者大多为务农人员及老年人,“我们会继续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同时促使更多的人走进书屋,走入书香世界,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莱山街道文化站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聚焦大气污染重点整治专项行动 山东省公布两起大气污染典型案例
□记者陈晓婉通讯员张素华报道本报济南5月9日讯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省大气污染重点整治专项行...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