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记者胡蕾
八仙过海、贵妃醉酒、丝绸之路、喜剧人物、卡通形象……在刘世普的泥塑工作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形象生动的泥塑作品,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今年78岁的刘世普是河套街道尚家沟社区居民,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泥塑”的传承人。与泥结缘近五十载,刘世普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对泥塑的无限热爱,演绎了一位民间艺术家的“逆袭”之路。
一双巧手捏出“世间百态”
“做泥塑这个东西,最大的难度就是‘做张三像张三,做李四像李四’,比如做这个猪,就要抓住猪嘴猪鼻子这个突出的特点。”工作室里,刘世普正在对自己的新作品进行细节刻画,“猪年了,大家都说让我捏个猪,昨天我就想,一般猪都是四条腿趴着的多,能不能给它来个拟人化,做个坐着的。”刘世普向记者介绍自己灵感的来源,而眼前,这个“坐着的小猪”已经活灵活现,眼睛晶莹透亮,鼻子上翘,咧嘴笑着,还穿了件合身的“小坎肩”。
刘世普告诉记者,做泥塑构思创意是第一步,只要构思好了,做起来很快。
“刚开始需要按照图片自己临摹,后来就基本不用看图了,自己构思自己就能做出来。”刘世普的泥塑题材非常广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古典的、现代的,形象的、抽象的,在他的工作室里都能找到对应的作品,而且几乎没有重样的,“反正我什么也做,有时候睡觉了突然想起个灵感来,就得用纸先把构思画下来。”刘世普说。
捏什么像什么的刘世普还因为自己的泥塑手艺与电影“结了缘”。2009年的时候,电影《暖阳》开拍,电影讲述了一位农村爷爷用自己独特的泥塑手艺,最终“俘获”城市孙子“芳心”的故事,而刘世普就是主演李万年的替身。
痴迷泥塑被叫“浪荡公子”
谈起与泥塑的缘分,刘世普说是受到母亲的影响。“以前,我母亲会把过年放鞭炮的纸扫成堆,黄泥淘成稀泥,再把这些纸和在一起,做成各种容器,干了以后盛米盛面盛粮食,不受潮。”耳濡目染,刘世普对“泥”产生了好感。
20多岁学美术,三十来岁的刘世普就决定将泥塑作为自己养家糊口的“营生”。虽然有母亲支持,但以此谋生并不是一件易事。在那个集体劳动挣工分的年代里,刘世普无疑是个“异类”。“那个时候我属于个‘浪荡公子’,走到哪人家都瞧不起,说我天天‘浪荡’玩,弹弄块泥蛋有什么用处······”回忆起当年的处境,刘世普感触良多,迫于环境和生活的压力,刘世普曾经尝试放弃过一年多,但是不管做什么,心里所思所想还是离不开泥塑。“后来我寻思我就豁上了,反正那个时候我也已经定性了,也干不了别的了,做泥塑也不图挣多少钱,干这个就是一种享受。”刘世普说。
2016年,刘世普拿到了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泥人刘”终于成了“刘氏泥塑”传承人。当年“要饭也得干这个”的刘世普,终于干出了一番名堂。
省级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做泥塑多年,刘世普有自己摸索出的一套章法。挖泥、晾晒、加水、捶打,光是一块看似普通的泥巴,都要经历好几道工序。刘世普介绍,做泥塑要选用地下四五十厘米处的泥土,因为表面的熟土黏度达不到,而且掺杂了一些杂质。挖来的泥土晾干保存,用的时候加水和泥,揉捏捶打,这些土只有经过捶打才能形成一体,越捶打越黏,做出来的泥塑质地才更好。
“一些类似胳膊这种地方,需要在泥里加入棉花,把棉花和泥捶打在一起,泥土里有个棉花的拉丝,这样做出来造型之后,胳膊这种地方就不容易断裂。”谈起自己做泥塑的窍门,刘世普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光把泥塑的手艺教给子女和孙辈,刘世普也从不吝啬向外人传授自己的生平所爱。“有泥塑爱好者想学,我可以免费教给他们,这个东西越多人喜欢越好,能把这门艺术传下去。”近几年,刘世普还受邀到青岛出口加工区实验小学讲授泥塑课程,累计教了几百名学生。
新闻推荐
□张海峰春晓王志报道本报北京电3月12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德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长篇报...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