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语文老师说过孔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小小的心灵里就很不理解,好朋友为什么在远方?相隔老远的两个人怎么认识的?
等到上中学后才勉强理解为:好朋友去了很远的地方,有一天他回来了,久别重逢很高兴。但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还是要多一个问号:远方有多远?寄一封书信大约几天能收到?
后来参加工作了,因为常常写些小文章投稿,就在一些报刊上认识了很多大江南北的文友,大家都是未曾谋面,只是书信往来交流,有几个很谈的来的,甚至可以互相倾诉心里的秘密,可谓是“知己”了。其中和一位浙江的文友书信往来最密切,几乎每周一封书信。后来有一次,他出差来山东,特地赶来我们的小县城与我相见。但因为到达的时间和事先约定的有偏差,他风尘仆仆的赶到我们单位里,也准确无误的敲响了我的宿舍门,可偏巧我出去了。他回程时间安排的很紧张,没法等我回来,只好满怀遗憾的离去了。那次,我很是对“有朋自远方来”这句话感慨又感慨。原来,不是身边的好朋友去了很远的地方,而是远方有个好朋友,他本来就是远方的,他的来,不是归来,只是路过。而那个“远方”的确很远,远到路过都不能相见。原来,远和近不只是距离,还有缘分,只是说到缘分上就用深和浅两个字而已。
但这些,都不足以拿来解读这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圆满含义,总觉得还没有探到圣人话语里所包含的义理的深处。直到读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看了南师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解释,才终得释怀,同时也深感羞愧:原来自己根本不配读经典。
来看看南师的解释:“……他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任何一个人作了一辈子人,包括你的太太、儿女、父母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一个人那怕轰轰烈烈做一辈子,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了解你,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地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至此,可知孔子被我们误解了多少。而孔子是知道读懂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知音虽难觅,但总会有,或是时隔几百年,或是时隔上千年,例如南怀瑾就读懂了他的心,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正深感自己以往所学如此浅薄的时候,恰好得知同事的妹妹也读过此书,就加了这位妹妹的微信,和她聊了几句,一聊不要紧,才知道这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才女,我读过的好多书她都读过,我没读过的她也读过。一时间开心起来:谁说知音难觅,这不就在眼前么!可也的确难觅,我和她哥哥在一起共事18年之久,下了班常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竟然不知道这个妹妹才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早知道这样,18年前就和妹妹相好了,谁还稀罕和那大老粗的哥哥玩!尽管相隔了18年之“远”,但到底这朋友还是来了,心里自然是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智者说时间是人们的错觉,18年也不过是一念间。如此想来,远方其实不远,就在当下,就在眼前。
新闻推荐
让医保金成“救命钱”而非“唐僧肉”政协委员建议采用大数据实时预警监控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住鲁全国政协委员栾新全国政协委员岳泽慧住鲁全国政协委员李掖平去年11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