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董田侯氏家族与乳洞岩

来源:桂林晚报 2019-02-23 11:48   https://www.yybnet.net/

乳洞岩尚存的摩崖石刻。

老屋马头墙。

■李国权文/摄

董田村,又名董田大村,位于兴安县城西南乳洞岩玉溪河畔,距兴安县城6公里,离乳洞岩500米,是湘桂古道的重要节点。由县城通往粉洞、源江村委以及摩天岭风电场的村级公路经过该村委的大路口村,从大路口岔路往西行100米即到董田大村。此条村级公路每天有粉洞、源江、乳洞岩三组班车来往,交通十分便利。董田大村物阜民殷,乡风淳朴,自古就是兴安远近闻名的传统村落。

1风水宝地佑乡里泉绕山环润古村

董田古时属取士乡,亦称修德里;清朝及民初属西乡,民国25年(1936)属道冠乡。1949年后属护城乡,该乡在“大跃进”及“文革”年代又改名为火箭公社、护城公社,1984年恢复护城乡旧称,1995年护城乡与兴安镇合并,从此董田村归属兴安镇。

董田大村坐东北朝西南,背靠大路(旧为通往粉洞至济中,源江至东源的古道,现为村级水泥公路),面对青山流水(寨子山、乳洞岩玉溪河),地处发源于源江的石龙江冲积平原。董田大村的方位朝向与众不同,进村要从村的背面进去,给人一种收敛、回避之印象,有与世无争,修身养性,勤耕勤读,安居乐业之意。

董田大村占地面积12万平米(新旧村),现有人口1000余人,姓氏以侯姓为主,约占98%,均为汉族。据乾隆版《兴安县志》及董田侯氏族谱记载,侯姓始祖侯蒙,曾任宋朝礼部侍郎、枢密院士等职,因上表呈奏《星变疏十事》而深受宋徽宗信任与赏识。却遭奸相蔡京的妒恨和排挤,几次三番设计陷害于他。侯蒙自知不敌蔡京,为安全自保,向宋徽宗请求去山东、浙江征剿宋江、方腊等起义军。得到恩准后,侯蒙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携带家眷离京。然而他并未去山东、浙江征剿起义军,而是直接南下,并改名侯时举,让家人对外宣称侯蒙在赴山东任上得病去世。蔡京得知消息自是欣喜若狂而未深究其真假,宋徽宗得知后却是深表痛惜,感叹人才难得。

据董田侯氏族人、85岁的良忍先生介绍,侯蒙携家眷南下来到兴安,慕名到乳洞岩赏景。细观乳洞岩周边环境,见其左有龙蟠山如卧龙般向东腾跃,右有马头山岭向北昂首矗立,前有石龙江杨柳拂岸,近有玉溪河清泉潺流,更有寨子山如坐佛护佑广袤良田,心情大悦,心想此地是路上遇到的最佳风水宝地,决定在此定居。然而家仆从人都是看家护院的杂工,不甚懂农耕,侯蒙就鼓励他们学耕田,学做农活,告诫他们说不懂耕田今后就无法生存,并亲自将定居的地方取名懂田,让其子孙后代都要懂得种田的根本。后来年代久远,认同其音,减少笔画就成了今天之董田。

2乳洞岩内书声朗家族宗祠翰墨香

董田侯氏祠堂在明清时期被用作学堂,也称私塾,由村里聘请未考取功名的秀才教孩子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在这里,5岁的孩童开始启蒙,7岁孩童就要苦读苦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天气晴好,山上繁花争艳时,私塾先生就带着孩童到乳洞岩诵读诗文,尤以洞壁上摩崖石刻的诗句为多,孩子们稚嫩的诵读声在宽阔的岩洞里回旋缭绕传出洞外,在洞外劳作的人们听到有如天籁之音,悦耳爽心。孩童们在12岁必须参加院试(也叫童试),院试过了等着乡试,考不中的继续读考。但多数学子在屡考不中时都会放弃,或务工务农,或经商创业,或办私塾教学等。少数学子经过努力,最终金榜题名。侯氏旧族谱上记载有“宋元九代十出仕,明清二帝百举人。”十出仕有,而百举人有点夸张,只是侯家的一个美好愿望。

据侯氏旧谱书上记载,董田侯家有很多后生考取功名后都出外任职,并在外发脉生息,如明朝进士侯启寿出仕山东未归;明朝进士侯信轩出仕重庆荣昌;侯信琦出仕广东官至三品;另据乾隆版兴安县志记载,丁卯科举人侯翼乾出仕四川内江任知县,因体恤民情,造福乡里,深得百姓拥戴,去世后当地民众为他立祠纪念。但也有部分学子考取功名后愿意留在家乡供职,如乾隆版县志记载的明代永乐年间贡士侯义聪殿试不中,毅然回县学教学,获得教授名誉而被载入县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侯氏祠堂继续做学堂,改称董田小学,文革后迁离。

3乳洞餐霞流万古摩崖遭毁痛人心

乳洞岩,古人赞誉为“胜绝南州”,“湘南第一洞”。清代兴安著名文人彭榕将其列入兴安八景之“乳洞餐霞”。有诗赞道:“巉岩三洞乳晶莹,隐隐霞光映上清。到此飘然尘浊净,无须云母一身轻。”

其岩分上、中、下三洞,宋朝建宁军节度副使李邦彦到此游览后,根据洞的特点分别命名为飞霞、驻云和喷雷,洞内曾存有李邦彦的三百五十五字石刻碑文《三洞记》和历代文人摩崖石刻五十多处,现保存完好的还有十多处,以宋代的为多,如宋代静江知府张孝祥的“上清三洞”摩崖、诗人方信孺的诗词摩崖(喷雷洞),南宋范成大、祝元将等十八位文人游乳洞岩的铭记摩崖(驻云洞),以及民国著名的考古学与碑刻专家林半觉先生的游记摩崖石刻(喷雷洞)等。

乾隆二十三年(1758)一个秋日,官封礼部尚书的曹秀先慕名来到乳洞岩。在董田侯氏大房族长的陪同下,游览了乳洞岩的胜景和历代摩崖石刻。他认真阅读李邦彦的《三洞记》,不时点头,似乎有所感慨。游览三洞完毕后回到董田侯家,侯氏族长盛情款待,酒酣耳热之际,曹秀先兴致大发,命备文房四宝,即兴挥毫成诗一首:“琼馆人间世,龙门水一方。静中延日月,虚处浚池塘。怪变天为美,静灵石有浆。喷雷春雨后,此语未荒唐。”短短四十字,写尽乳洞岩的佳妙,众人拍手赞好。侯氏族长还不尽意,希望曹秀先能给侯家留几句赠言,以教诫后生。曹秀先欣然应允,提笔写道:“青齐华族孕临源,家世衣缨祖德存。今日乳岩环舍北,可能当作旧衣门。”这曹秀先在路上曾听侯氏族长介绍侯氏始祖侯蒙在宋朝做过礼部侍郎,同出礼部,自然感到十分亲切,所以用“青齐华族”、“家世衣缨”来颂扬侯氏家族出自名门,居于风水宝地,今后定然会培育出不亚于先贤的子孙后代。侯氏族长万分感谢,过后将两首诗均请匠刻于乳洞岩摩崖上。可惜这两首诗的摩崖和《三洞记》以及三洞的题名摩崖都遭到破坏,现已找不到其踪迹。

乳洞岩摩崖石刻毁损最严重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初期。董田茅坪侯家一个“永”字辈的后生,是当年造反派的一个小“萝卜头”,为了表现积极,突发奇想,想在岩洞里原来的古诗文处刻上毛主席语录,让毛泽东思想的光芒在这里闪耀。然而等他将古诗文凿去后,刻毛主席语录却遭到造反派大一点的“萝卜头”阻拦,理由是岩洞里太阴暗,会严重伤害主席的形象。至此,乳洞岩里的古诗文摩崖石刻损失大半,无法恢复。谈及此事,已过古稀之年的当年小“萝卜头”悔恨不已。

新闻推荐

瞿秋白《多余的话》的版本轶事

瞿秋白瞿秋白《多余的话》是一本奇书。瞿秋白,这位曾经的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遭囚禁生命即将结束之际,以超人的勇气和自省,剖析...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网上报名分清时间2019-02-23 05:30
评论:(董田侯氏家族与乳洞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