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协委员杨旭博
近几年,农村结婚彩礼过重风气盛行,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汽车、楼房成为结婚的前提条件。此风气给很多家庭造成沉重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大部分家庭不堪重负。因婚致贫现象时有发生。
据有关媒体关于彩礼的调查,近半数受访者表示所收彩礼钱将最终送给女儿,年轻人生活一步登天,父母生活一落千丈,助长了年轻人贪图享受之风,冲击了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重彩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农村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而女孩子成为农村流失最多的群体。日渐稀缺的女孩资源,导致一女难求。从主观上讲,攀比心理严重。调查显示,有86%的人认为,彩礼的多少关乎面子。
目前,彩礼过重问题引起群众不满,形成不好的社会风气,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狠抓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初见成效,但尚未有效遏制。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以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要求,从百姓最切身、最关切的事情入手,狠刹住结婚彩礼过重、不良风气,提出如下建议:
强化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和党领导一切的原则,各级党委应切实负起责任,把狠刹乡村习俗的不正之风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建议各级文明办制定专门整治乡村不良习俗的意见,并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整治活动中来,压实基层党组织的责任。
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宣传文化部门要在传统媒体和各种新媒体,宣传结婚文明新风,通过文艺节目、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宣传“攀比有害”“要彩礼无光”的思想,提倡“结婚不讲财”,引导农民要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营造良好的嫁娶氛围。民政部门组织全市各婚姻登记处倡议:“移风易俗办喜事”。
通过倡议书引导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俗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婚恋中的拜金主义,引领婚俗新风尚。妇联要常态化开展新农村、新生活、新女性培训,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新女性;团委等部门多举办青年集体婚礼等活动,引导适龄青年新事新办,通过典型带动,营造移风易俗良好氛围。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筑巢引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条件,把年轻女孩留在农村、外出的女孩吸引回农村。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发展适合农村妇女经营的项目,扶持女性就业创业,提高农村女性的幸福指数。
新闻推荐
在老家,水饺被叫做扁食,长辈们总会说:谁家过年不吃顿扁食啊。年的味道,是从包扁食传递出来的。除夕下午,父亲擀皮,祖母和母亲包...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