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全车乘客被“搜身”,折射隐私意识孱弱

来源:南国早报 2019-02-21 16:19   https://www.yybnet.net/

朱慧卿/漫画

漫谈万象

□山东陈广江

2月18日,在陕西汉中一辆115路公交上,一名刚上车不久的女孩说手机丢了,怀疑小偷仍在车上。报警后警察也没找到手机,女孩便挨个对40多名乘客“搜身”,有查看乘客手提包、摸乘客衣兜以及捏乘客衣帽等行为,结果仍未找到,导致公交延误40多分钟。有律师称,在民警见证且乘客配合下,女子行为并不违法,但不提倡。(据《华商报》2月20日报道)

从法治层面上说,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以及非法搜查公民身体。因此,本次事件中,失主无权阻止其他乘客下车离开,更无权进行“搜身”;乘客有权拒绝失主的“搜身”请求,也没有自证清白的义务。

显见的道理并不能解释复杂的现实。乘客为尽早抽身,更为自身的清白,尽管极不情愿、非常委屈,但还是接受了失主的请求。“搜身”行为违法,但乘客“自愿”被搜,警察也拦不住、不愿拦,否则可能会被投诉处警不力。警察的“无为而治”在客观上起到了默许甚至纵容的作用。警察在身边都未制止,乘客更没有说“不”的勇气和底气。

平心而论,谁碰到这事谁头疼,与其据理力争,到不如拿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姿态以洗清嫌疑。相对于个人隐私被侵犯,人们更在乎德道清白不受玷污。这种妥协心态恰恰折射出社会隐私保护意识的孱弱乃至缺失。很多时候,对个人而言,隐私保护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遇到麻烦时不要”的尴尬境地。

动辄“搜身”现象已与大踏步前进的时代和社会格格不入。要想避免类似闹剧,除警方提高办案能力和效率外,更根本的是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和隐私意识,让人有依法说“不”的勇气,进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一人丢财物、一车人被搜身”的现象。

新闻推荐

山东省新增4个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综合保税区

□记者姜宏建通讯员孔进文达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日,财政部等三部委将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走亲戚 ☆ 陈柳来2019-02-21 10:02
评论:(全车乘客被“搜身”,折射隐私意识孱弱)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