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崇慕青藤鼻祖 赞赏董狐直笔

来源:潍坊晚报 2019-02-17 08:49   https://www.yybnet.net/

徐渭是“明代三才子”之一,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郑板桥有一方“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闲章,可见他对徐渭的崇拜。董伟业有“董竹枝”之雅名,虽时人对他毁誉不一,褒贬各异,但板桥非常欣赏他,称他为良友。板桥竹枝词亦深受徐渭及董伟业影响。

被哂“张打油叫街语”诙谐幽默生命力强

郭麐《潍县竹枝词(自注)》第93首注中还评论板桥竹枝词云:“惜不免青藤山人作张打油叫街语,故不复录之。”似乎对板桥竹枝词的通俗写实风格颇为不屑。

所谓“张打油叫街语”,多指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的通俗白话诗。传说是中唐时代有一位姓张名打油的人“所创”,在盛唐诗坛“别树一帜”,颇遭讥笑。如《咏雪》就颇有名:“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唐人张打油可能只是一个传说,或是一介略识诗书的农夫,总之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人士,这种别具一格的诗自然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它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反而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

徐渭乃青藤画派鼻祖板桥受其影响较深

郭麐所称作“张打油叫街语”的青藤山人,即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1521-1593),字文长,今浙江绍兴人。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开创了一代画风。徐文长聪慧过人,但傲骨嶙峋,不事权贵,一生穷困潦倒。

徐渭曾取五代画家郭恕先《风鸢图》意,作《风鸢图》6幅,每幅画题诗一首,自题曰:“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己,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蝶蝴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已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已矣。”其中有“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此6首诗都是率意之作,徐渭戏称是“张打油叫街语”。

徐渭诗风、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郑板桥曾有一方“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闲章,可以想见他对徐渭的崇拜。郑板桥的诗歌受白居易、陆游影响很大,但40首竹枝词,更多是受到徐渭影响率性而作。

板桥与董伟业惺惺相惜从扬州竹枝词汲取营养

文艺渊薮扬州繁盛的竹枝词创作,也让“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受益匪浅。有清一代,作《扬州竹枝词》者至少有10余家。清代最早的《扬州竹枝词》,为明朝遗民孙枝蔚所作,共8首,一面寄托对故乡的怀念,一面暗寓对亡明的追思。著名戏曲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也在扬州写下竹枝词20首,题作《清明红桥竹枝词》。另外还有十余名诗人有竹枝词传世。但单论竹枝词创作,扬州竹枝唯有董伟业(字耻夫,号爱江,沈阳人寄籍扬州)一人,有“董竹枝”之雅名。其《扬州竹枝词》多达99首,在规模上固是他人所不可比拟,内容上尤其别开生面,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99首竹枝词中,农、渔、商、儒、释、道、娼、优、医、巫、官、绅,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无所不有。每一首诗都记录一件具体的事物,或一个实在的人物。董伟业以这种纪实的笔法写诗,在正统的文人看来颇为乖张,不合时宜,毁誉不一,褒贬各异。有人誉之为“董狐直笔”,有人责其“无和平忠厚之旨”;有人爱不释手,将其誊写藏之枕箧随手阅读,有人恨之入骨、究之于官而遭笞杖。董伟业因此常叹知音难寻。

而郑板桥就是他知音:“梦醒扬州一酒瓢,月明何处玉人萧。竹枝词好凭谁识?绝世风流郑板桥!”(董伟业《扬州竹枝词》第98首)郑板桥称董伟业为良友,董伟业称郑板桥为良师。二人诗词唱和、书信往来频繁。板桥激赏董词,亲为作序,赞其“挟荆轲之匕首,血濡缕而皆亡;燃温峤之灵犀,怪无微而不烛。遭尤惹谤,割舌奚辞;识曲怜才,焚香恨晚。盖广陵风俗之变,愈出愈奇;而董子调侃之文,如铭如偈也!”写序之外,板桥尝以“六分半书”誊抄《扬州竹枝词》数遍,馈赠友朋。还以董伟业的竹枝词二首入画,作《兰竹菊莲虾蟹菱蒜图》。由此推断,郑板桥从扬州竹枝词的富矿中吸收了丰富营养,受到了重要启发,主题思想、内容形式则深受董伟业的潜移默化。

任职潍县期间灾情不断借诗浇愁表露诸多无奈

郑板桥乾隆十一年(1746)担任潍县知县,次年春大旱,潍县发生大饥荒。《潍县志稿·通纪二》记载此年“自十一年八月不雨,至是年夏五月十八日始雨,连阴两月,无禾”。旱灾歉收,饿殍遍野,流民入城,新官上任的郑板桥立即开仓济民,解救百姓于倒悬,上万人得以活命,但他却因此受了处分,被记大过一次。潍县竹枝词大抵就作于此时。板桥自书本最后一首,“潍城原是富豪都,尚有穷黎痛剥肤。惭愧他州兼异县,救灾循吏几封书”,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和报灾无果的无奈。

乾隆十四年春,潍县再次发生饥荒,很多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举家逃难到关东。郑板桥于是写下长诗《逃荒行》。秋天,他捐出自己的养廉银抵顶部分征赋,又重修潍县城墙、城隍庙等官方建筑,招徕饥民赴工,以工代赈。《清史列传》说他“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司之,有积粟者责其平粜,活者无算”。

乾隆十六年春三月十五日,潍县北部海水倒灌,郑板桥专门到北乡察看灾情,留下《禹王台北勘灾》一诗。此诗载郭榆寿《榆园杂录》,上古本“补遗”卷亦作收录。乾隆十六年是辛未年,建子月即夏历十一月,距离郑板桥辞官归里仅一年多时间。这年,板桥已经在山东为官十年,仕途难进,对险恶官场已经看透,乃生发归田之意,作《思归行》诗,《满江红》《思家》《唐多令》《思归》等词。在这种情绪下重书竹枝词旧作,仿佛朝花夕拾,回忆上任以来连续遇到的灾情,聊以寄托其爱民忧世之情。

关于郑板桥将其《潍县竹枝词》排除在《板桥诗钞》之外的缘由,历来颇多说法。如俚语不入流说、忌避文字狱说等,都各有其辞。

文/图孙建松

新闻推荐

老师用微信群布置作业教育部发话:不行!

近日,教育部对此前有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进行了回复,明确...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崇慕青藤鼻祖 赞赏董狐直笔)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