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亿元“转让费”!这是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创造的成果转化额“中国纪录”。毕玉遂心无旁骛搞研发,一门心思促转化,按照之前政策,他的博导身份要被拿掉,但该校设立“学术特区”,特事特办,解决了其博导问题;又比如该成果核心发明人之一的毕戈华在国外留学时中途退学搞起了研发。按照之前的评聘政策,他的学历不达标,可能一辈子提升无望。但“学术特区”将其引入教职,解决了身份问题。(1月23日《科技日报》)
职称评定“唯论文”其实早该摒弃。论文绝不是能力和水平的唯一依据,也并不等于成果。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之下,做得越多越吃亏,医疗系统曾有一种说法,“评职称时,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 )。实际上,许多一线业务骨干,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下,根本没有精力写论文,然而因为没论文,“人家成主任医师,你还是‘千年主治’”,这于他们显然是不公平的。
“唯论文”助长了弄假作假的学术风气,催生了“东抄抄,西抄抄,买版面”。 “唯论文”指挥棒下,论文只是为了职称,只要作为职称或者获奖和晋升垫脚石的目的一达到,“成果”有无实际价值,已无关紧要。这样的论文当然没有含金量,做的是无用功。也因此,“论文泡沫”就不可避免。尤其于基层职称评审,看淡论文的数量,重视实践以及业务操作能力,显然有利于调动专技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摒弃“唯论文论”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和加大监督力度,实际上,除了山东理工大学这样的大学,于许多地区也早已不是“未来时”,而是“进行时”。比如广东省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2015年就已经从“重论文、重科研项目”向“重科技成果转化”转变。只要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并成功实现转化,即使没有论文,也有很大机会申报正高职称。显然,职称评定告别“唯论文”,已经是大势所趋也势在必行,期待更多的地区能够加快推行。
新闻推荐
在融资环境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已有房企开始出现债券违约。1月22日,新昌集团(00404.HK)公告,公司有两笔总计4.5亿的美元债违约,拖...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