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
“冬九九”又称“数九”,是我国冬季的一种民间节气,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每九天算成一九,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这时,天气就快暖和了。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冬九九”歌谣,用来反映我国冬季的气温变化及晴雨冷暖。
最早见于典籍的“冬九九”歌谣刊于明代博物学家、诗人谢肇淛著的《五杂俎》中:“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觱篥,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书中还记载了当时京师一带民间流行的歌谣:“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此歌谣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作者说:“此谚起于近代,宋以前未之闻也。”
比《五杂俎》稍晚一些,由明末文人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中也有一首“冬九九”歌谣,反映的是燕京一带入九后的天气情况。歌谣唱的前几九内容差不多,从五九起有所变化:“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同是北方的“冬九九”歌谣,其中有些表述就不一样,这说明在北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气温、冷暖还是有所差异。
清代文人顾禄的《清嘉录》记载了一首流行于苏浙地区的“冬九九”歌谣,还是从五九起有所变化:“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穷人靠起舞暖和身子)。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茨;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棉衣服披在肩上);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这首歌谣与北方的歌谣略有不同,风趣、诙谐地描写了苏州一带江南人过冬的情形。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冬季的气候差别较大。当黑龙江省已是白雪皑皑、滴水成冰时,海南省则是绿树成荫、温暖宜人。不仅气温悬殊,而且文化、风土人情也有很大差异,从“冬九九”歌谣中可窥一斑。俗话说“冷在三九”,而各地对“三九”的描述也不尽相同,如东北地区说“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中原一带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湖南则说“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可见由北到南寒冷程度逐渐减轻。再如描写“九九”时,黑龙江“九九山青百鸟鸣”;山东“九九八十一,屋里做饭院里吃”;湖南则是“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可见南北民间的习俗也大不相同。今天,流传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歌谣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而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歌谣则是:“头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穷汉街上舞;六九五十四,蚊蝇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着衣单;八九七十二,赤脚踩烂泥;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这两首歌谣尽管有所不同,但都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气候、物候的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本版插图王进城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12月21日上午,市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东方海天酒店举行。市委书记张术平出席...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