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作近30年的老员工,唐守忠在胜利油田的名气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1989年唐守忠进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孤一生产管理区管理102队工作,他不断开拓进取,针对采油工艺技术及配套设施能突破性的地进行发明创造,解决生产疑难问题100多个,完成100项创新成果。为达成这些沉甸甸的技术成果,他整整积淀了29年。
本报记者周国芳
见习记者韩晓婉
是时间的“吝啬鬼”
也是追根究底的“粘人精”
在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有个出了名的采油一线的“金刚钻”。他不是先进的机器,也不是复杂的操作系统,他是唐守忠,采油厂工友眼中无所不能的“金刚钻”。这位首席技师不仅是时间的“吝啬鬼”,还是个追根究底的“粘人精”。
“那时候刚上班,不懂的东西太多,就逼着自己挤时间学。人到哪里,书就带到哪里。有时候值夜班出去巡井,也把书别在腰里,走累了就蹲在井场边打着手电筒看会儿书。”1989年,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唐守忠,就成了同事眼中的“吝啬鬼”。不过他吝啬的不是别的,而是时间。
第一次参加采油厂技能竞赛时,唐守忠就获得第三名。工作仅4年,就破格晋升工人技师,2003年晋升高级技师。
从一名普通的基层一线产业工人到高级技师,唐守忠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山东省创新能手、齐鲁金牌职工、胜利工匠等37项局级以上荣誉称号。而这些称号,与他踏实工作、不懈创新的劳模精神是分不开的。
解决生产疑难问题百余个
累计创效1亿多
面对油田改革发展的全新要求,老油田生产开发中的疑难问题,唐守忠深感重任在肩。他先后创造了“利用示功图法确定掺水量实施泵下掺水”等10多种绝招与先进操作法;编审了油田标准题库(教材)《采油工实际操作读本》与《海洋采油工试题库》。
此外,唐守忠还定期组织开展“下基层巡诊解难”“送技术下基层”等活动。
唐守忠深知,资源有限,创新无限。针对抽油机调冲程时,没有取装衬套专用工具,存有操作耗时长、易砂卡躺井、增加作业费用、影响原油产量等问题。他利用螺纹上扣的原理研制了衬套专用取装工具。应用后调参作业由3人减为2人,耗时缩短了半个小时。
唐守忠负责的《卸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子专用工具》油田集成优化成果,通过内衬式套筒,插接式滑锤轴向撞击—取出曲柄销子,安全牢固、省时省力,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了砂卡躺井。2015年7月,在油田集成优化成果展示会上,该成果获得了油田领导与专家的认可,获得了油田技能创新成果集成优化推广奖,在油田推广应用后,年创效益220万元。
在唐守忠完成的100项创新成果中,有国家优秀质量管理成果8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8项、省部级成果11项;在现场推广应用后为企业累计创效1亿多元。由他撰写的成果《缩短游梁式抽油机井调整冲程耗时》获得国家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在油田注采站推广应用后,年创效益113万元。
注重技艺传承
为4200名员工培训技能
在创新上,唐守忠更是担当起引路人的责任。带领徒弟先后创新了《注汽井焖井放压流程装置》等40多项成果与专利技术,现场应用后创效1000余万元。
胜利油田在用的游梁式抽油机有一万余台,然而在冲程调整和曲柄销子更换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适用的工具,往往需要两名男职工配合,使用大锤敲击法完成更换,不仅劳动强度大、耗时长,也易造成设备损坏,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守忠带队用了半年多,经过几百次小修正,研发出了新型专用工具。他也在厂里多了个称呼—“采油技能大师”。
“用这个滑锤仅用五十余下就可以撞开,一件工具两件用途,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唐守忠介绍。据了解,“唐守忠创新工作室”是油田首个集采油、作业、集输注水、三次采油、综合服务5个专业为核心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为油田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团队之一。2016年,“唐守忠创新工作室”获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丹心育才,薪火相传。“我认为我应该当好年轻人的铺路石,让更多的员工有技术、会革新。”唐守忠说。于是,他以创新工作室为阵地,积极开展“传帮带”和“导师带徒”工作。
其中,他总结应用“自主化培训模式”和“阶梯式教学法”,为员工量身定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唐守忠先后为4200名员工进行了采油技能培训,从中涌现出数百名出手过硬的技术能手。他有签约徒弟90人,其中62人晋级技师、高级技师,有36人次在中石化、油田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新闻推荐
10日19:00,山东老年大学春季网上招生工作启动。热门专业如形体舞蹈、声乐、钢琴等,均在5-10秒内报满,依然是“火过双十一”...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