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在威海卫集结准备远赴欧洲20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纪念日。
或许是因为这场人类历史上首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主战场不在中国的国土开打,而是在万里之外的欧洲,使我们对此产生了疏远感。事实的确如我们今日之感觉,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从爆发的因由,到交战的地点,与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之国没有什么关联。刚刚推翻大清王朝而仓促建立、脚跟未稳的中华民国政府,也没有能力派出军队参战。
但是,离我们遥远的一战却又与我们非常之近。战争激战了四年零三个月又十天,交战各国累计一千万人失去生命,被战争无辜伤及的普通民众更是不计其数,而中国就是那个被战争伤及普通民众最多的国家——14万多名劳工背井离乡,远征欧洲,他们不是以军人的身份去打仗,而是以劳工的名义去为同盟国做后勤保障工作。
当时落后又无图谋世界野心的中国,是怎么被扯进一战协约国这条战壕的呢?始作俑者当是英国殖民者。1898年7月1日,清王朝和英国在北京签署了《租威海卫专条》,英国人成了威海卫的大半个主人,实际掌管着这个渔岛小镇的日常运营。一战开始,协约国在战场上并未占到便宜,甚至在多个战役中失利,节节败退。英国军需大臣丘吉尔认为,协约国战局不利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而当时协约国已经没有剩余的劳动力,于是,丘吉尔想到了英国的租借地——中国山东的威海卫。山东人体格健壮、性情温和、吃苦耐劳,从山东征召一些人来做劳工既可以表示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又能以以劳代军的形式实际参与到战争中。丘吉尔一拍,中华民国政府即合。
招募劳工始于1916年秋,征召地域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以及沿胶济铁路从青岛到济南,延申到泰安一带。很快,来自山东的劳工招募完毕,并于1917年初乘船去往欧洲,4月19日第一批1000名抵达法国的勒阿弗儿港。当时中国并未正式向同盟国宣战,此项工作只能秘密进行。英国人打出了一天一块法郎、劳工不参与战争、工作环境有安全保障的幌子,吸引报名者。
1917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公开与同盟国宣战,征召劳工成为政府主导的国家工程,协约各国纷纷到中国招募劳工。劳工越招越多,英国和法国的招募人员嫌中国劳工的名字太繁琐,不宜记住,就统一给每个劳工录了指纹,做一个手环戴在身上,作为一旦出现死亡事件之后的身份辨认。从此以后,中国的劳工不再有名有姓,而是代之以拴在身上的手环编号。被招募劳工憧憬着一天一块法郎给全家人带来的幸福生活,幻想着三年招募合同结束之后与家人团聚,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却不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据统计,仅从威海卫转运出去的山东劳工就达到54000多人,占全部中国劳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在胶东半岛流传着这样一首《出洋歌》: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与亲人别离的痛苦气氛,弥漫了胶东半岛,那是一片悲伤的土地。
山东劳工以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得到了协约国的认可。当时的《东方杂志》如此描述:“彼等于旅行途中,能忍风霜雨雪之苦,敝衣褴褛,毫不介意,背负大粗布之囊,内储自制馒头,约数十日之量。遇食时,则憩息路旁有井之地,汲井水而食馒头。其唯一佳肴,则以铜板一枚,购生葱伴馒头而食之,入夜不肯投宿客栈,常卧于人家之檐下。一旦从事工作,不辞辛苦,不避艰难,虽酷热严寒,彼等亦无感觉,惟孜孜焉努力劳动而已。”除了从山东招募劳工之外,为了补给伤亡人员,同盟国又从东北等地招募人员到俄罗斯做战地劳工,而这部分来自东北的劳工,其老家也基本在山东。所以有研究者认为,一战时期的劳工实际就是以山东劳工为主的中国劳工。1918年一战即将打完之前,协约国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中国劳工:“第一等工人,亦可为卓越之士兵。”
遗憾的是,这些被称为第一等工人也可以是卓越士兵的人,却未能得到与一等工人、卓越士兵同等的待遇。战争中,他们干的是欧洲人不愿干也干不了的苦力,甚至有不少劳工被迫拿起枪到前线打仗,成为真正的士兵,战后却连最起码的尊重和尊严都没有得到。中国劳工到底有多少,至今还是个谜,有14万之说,也有17万和20万之说。有多少劳工死于一战?经过指纹鉴定核对有名有姓的是9900名,失踪和无法核对的实际死亡人数至少两万,更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英国殖民大臣专门致电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至此停战大喜之日,我向威海卫人民祝贺战争的胜利,并感谢你们的帮助,从威海卫招募的华工军团对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非常感谢华人社团对政府的支持。”民国政府也是一片欢腾,认为通过华工军团争得的荣誉,会使中国成为战胜国的一员。殊不知这些外国政要的赞美之词,不过是一种应时的外交辞令,国人的兴高采烈也仅仅停留在幻想的层面。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日本仗着法、美、俄等国的支持,强行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据为己有。而声称中国在战争中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谬论更是在巴黎和会甚嚣尘上,虽然中国代表顾维钧大声疾呼:“14万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然而,弱国无外交,随着《巴黎和约》的强行通过,14万华工的伟大力量和国际主义精神似乎从此消弭。根据当年签订的三年合同,一战之后华工们不得不继续在欧洲为英、法等国的战后重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1920年才得以陆续回国。当时大约有11万劳工回国,3000名华工自愿选择留在法国。其他人或死或失踪,只有1921年在法国西北部诺莱特村原英国的华工营地建了一处华工墓园,埋葬了849名华工,所有墓碑都是面朝东方,因为那些华工的老家在遥远的东方。另有少数华工被分散埋葬在法国、比利时的69处公墓中,更多人死无葬身之地,他们的灵魂飘零在欧洲上空,寻找着自己的安生之处。
历史的长河不会断流,14万华工为一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不会因为偏见而消失。在正义舆论的重压之下,1988年一战胜利70周年时,法国政府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文献。1998年11月一战胜利80周年之际,法国政府修建的华工纪念碑在巴黎唐人街区布迪古公园落成,上面写着: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这就是战争,从来没有军人与非军人之别,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都是牺牲者,都是英勇的战士。我想说的是,在一战劳工日思夜想的老家,建一座纪念碑吧,100年了,他们应该得到这样的纪念。
新闻推荐
买车办理分期贷款钱还清保证金没退 担保方安信公司失联 购车者诉求无门
2016年,市民顾先生在向第三方合作担保公司安信汽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信公司”)交了保证金后,通过工商银行历城支...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