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亭夜景觉沤亭老照片九曲亭雪景□朋 星
日积月累,漫步于大明湖,渐渐觉得,九曲亭及其所萃聚的风景,很耐看。每次走到那里,总要停下脚步,端详,琢(。
这个始建于1904年的亭子,历经100多年,始终以立正的姿态厮守着大明湖。
它原名“觉沤亭”,是李鸿章祠堂的配套建筑。1901年,李鸿章病逝,清廷举哀,敕令在其原籍和立功省份建祠纪念,李公祠应运而起。李鸿章的同乡部属、淮军嫡系,多在山东任高官,山东巡抚周馥领衔捐款,山东、直隶(河北)的众官员纷纷赞助,建祠经费绰绰有余;祠堂的地址当然要选风水宝地,就定在大明湖南岸的小小斜川。
小小斜川,要读作“小、小斜川”而不是“小小、斜川”。晋代陶渊明有诗《游斜川》,从此“斜川”便成为山水胜景的代名词。宋代苏轼的儿子苏过,爱陶心切,命其所著为《斜川集》,称其所住的颍昌(今河南许昌)湖畔叫“小斜川”。到了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济南有个叫牛仲远的人,追慕风雅更是到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程度:他在大明湖南岸置地筑园,竟然呆笨地、叠床架屋般地命名为“小小斜川”。园名虽然俗滥,倒也无妨接待文人雅集,大书法家何绍基就到过那里,有诗作几次都提到牛仲远、小小斜川。
斗转星移,清光绪三十年(1904),小小斜川变成了李公祠。
祠为三进院落,院内筑设亭台楼阁、假山湖石、泉溪荷池。正殿供奉神位,殿北有二层楼名“飞龙楼”,楼北立六角亭叫“觉沤亭”。殿、楼的东端巧置半壁游廊相连通,游廊南低北高若登云梯,北端直抵飞龙楼二层。登楼纵览,湖山入怀;特别是隔湖北望,与铁公祠、小沧浪亭遥相呼应,风景殊美。难怪近代启蒙思想家宋恕来游此地后,作《竹枝词》诗道:“天然绝妙大荷池,柳际芦间望不疲。隔水平分花色相,李公祠对铁公祠。”
那个名为“觉沤”的亭子,名称怪异,想不关注它都难。觉沤,应该是佛语,《楞严经》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觉,即大觉、正觉,成佛的境界,大彻大悟;沤(ōu),即水泡,比喻瞬间即逝、生灭无常。觉沤,就是看透人生如泡影,随成随灭。曾经叱咤风云的李鸿章也终归一死,难免令人产生觉沤之叹;以此命名亭子,集蕴着慨叹、省思、豁达等复杂情感。
是谁这么独出心裁命名亭子?很可能是杨士骧。
杨士骧何许人也?说他较陌生,说现当代翻译家杨宪益,大家都知晓。杨宪益的四叔祖,就是杨士骧。祖籍安徽泗州、世居江苏淮安的杨家,那可是近现代史上的大家族,杨士骧兄弟八人号称“杨氏八骏”,有五人登科及第。杨士骧进士出身,得到李鸿章的赏识而步步高升。继周馥之后,他于1905年就任山东巡抚,对李公祠格外上心。为便于安徽老乡集会、参拜,他还在祠堂东邻专建了一组建筑,名为“皖江公所”。周馥、杨士骧任内,济南开商埠,安徽人纷至沓来,以至于有一条街专门命名为“皖新街”。
时光在流逝,各地的李公祠似乎将要逐渐变成文物。
然而后来李鸿章被认定为“卖国贼”,“恨乌及屋”,李公祠危矣。1966年“文革”暴起,各地的李公祠多被摧毁。然而济南的李公祠却因一场“偷梁换柱”而幸免遇难,原来早在1961年,济南为规避大明湖风景区中李鸿章的影响,悄悄地改头换面,将祠堂改为辛弃疾纪念祠,把飞龙楼改名“集山楼”(因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修建庄园,以楼宇可集览群山而取名集山楼),把觉沤亭改名“九曲亭”(因亭南的连接桥为曲桥)。这样,原建筑物不用动,里边的祠主就由“卖国贼”变成“爱国者”(现当代给辛弃疾颁发的头衔是“爱国词人”);以四两拨千斤之术,“正能量”取代了“负能量”。
侥幸侥幸啊,众祠皆毁我独存,现今它是全国十个李公祠中唯一保存完整的。楼、亭都在原址未动,虽略有整修装饰但主貌未变。
大明湖很美,游人如织,然而绝少有人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李鸿章祠堂,更几乎无人知道什么是觉沤亭,毕竟觉沤亭改名九曲亭已经半个世纪多了。
然而我还是觉得觉沤亭的名称有内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湖月。
闲来坐此亭中,观湖山风月,想古今风云,自是一种修行。
新闻推荐
打造“齐鲁粮油”品牌 叫响地域特色产品山东将组建面粉产业联盟
本报9月18日讯(记者范俐鑫)记者今天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将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并组织省内...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