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刘永强
妻子:李玉芹
在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强的记忆里,他与妻子谈恋爱时的每次见面都缭绕着浪漫的气息。孝妇河畔,垂柳之下,月光洒落水面,桥上人影成双,悄然漫步,斜坐卧石,低语倾诉。对妻子李玉芹来说,两人的相处过程更应当用“质朴”来形容。虽有差别,但两人都不自觉地用内心最美好的形容词,描绘着与对方相处的过程。
我看你真挚你看我纯朴
鬓角已白浓情依旧
1985年,21岁的刘永强以优异成绩从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淄博瓷厂科研所工作。他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对刻瓷艺术孜孜追求,这些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这时,李玉芹刚来淄博瓷厂一年,在生产车间从事成型工作。
1989年,有心的同事给二人牵线,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印象都很不错。刘永强觉得李玉芹真挚、质朴、实在,李玉芹也觉得刘永强踏实可靠。“那个年代,说一个人老实、踏实,就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李玉芹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娱乐项目还比较少。两人下了班出去散散步、吃个饭,偶尔在厂里看个电影。李玉芹觉得比较朴实,但在艺术家眼中,两人相处的过程无比浪漫美好。刘永强说:“我记得以前孝妇河的水很清,能看见水里的鱼和水草。我们两人在岸边柳树下散步,走累了就在石头上坐着歇歇。月光洒在水面上一闪一闪,两个人在一起互诉衷肠。那个场景,浪漫不输现在的年轻人。”
1991年9月,两人修成正果,走入婚姻殿堂。由于那时经济条件不好,新房就是刘永强的单身宿舍。一段时间后,厂里给他们分了一套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只有一小间,没有厨房,在屋外搭了个简易棚子做饭。厕所、水管都是公用的。”李玉芹说,即便如此,两人的小日子也过得甜甜蜜蜜。
生活起起落落你我始终如一
上世纪90年代,众多企业面临经济大潮冲击,淄博瓷厂也不例外。1998年,厂里的生产已经时断时续。1999年,淄博瓷厂宣告破产。这让两人一时有些失落,有些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生活还要继续。在李玉芹的鼓励下,刘永强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继续坚持对艺术的追求。“我的刻刀没有放下,还在创作。”
为了方便创作,刘永强成立了工作室。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成立工作室后,创作邀约不断,让他对陶瓷艺术的坚守有了新的憧憬和动力。“社会需要艺术。没想到从企业出来后,人生有了更广阔的一番天地。”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人们对肖像刻瓷还认识不足时,刘永强就开始尝试探索,练就了过硬的一刀准刻瓷艺术手法。他的肖像和工笔人物作品刻画细微,布局慎重,人物清丽莹洁,形成独特艺术魅力。这也让刘永强在成立工作室后,创作出众多精品,获誉无数。
这期间,李玉芹功不可没。“应对人生起伏,大概靠的就是坚持吧。”回忆当时,刘永强有些感慨地说。为了让刘永强安心创作,李玉芹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刘永强说:“家里什么事都不用我干,我专心搞艺术就行了。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必须搞好艺术,不能辜负了我妻子。”
时至今日,刘永强已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杰出青年陶瓷艺术家、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登上艺术高峰,生活中依旧低调简朴。刘永强用来创作的书桌,仍然是1991年结婚时买的家具。虽已斑驳破旧,但刘永强说,这张桌子用着最舒心。
对待感情,刘永强也是如此。生活中总免不了磕磕绊绊,刘永强说,应对这些,就不要斤斤计较,相互忍让。刘永强生活上比较随性,李玉芹就安排地妥妥当当;工作中刘永强当仁不让,李玉芹夫唱妇随。“她是我坚强的后盾,让我安心创作。两个人明确了定位,生活会更顺畅。”
2010年,经过不懈努力,刘永强成功生产出光华朗润的鲁青瓷,让传统绝技再现瓷都。鲁青瓷胎体通透、釉面莹润细腻,如脂似玉,引起一时轰动,世人争相购买。刘永强说,这也是献给妻子多年付出的最好礼物。
现如今,两个人每天晚饭后,还会一起在孝妇河畔携手散步。刘永强说,经历过污染再治理,孝妇河又重现了当年水清鱼戏的景象。就像是生活,历经起伏最终还是归于平淡。“不变的是河畔、垂柳、明月、小桥,还是那两个人,不同的是两人的鬓角都斑白了。”刘永强说,他和妻子已经走过30年。希望两人牵手在河畔,能一直像现在这样走下去,走向地久天长。(晚报记者孔晓文)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8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应急管理部6日至10日派出6个督导组,分别对天津、辽宁、江苏、浙...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