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出租车“并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而是只有专人才能坐的“奢侈品”。
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天津,被戏称为“黄虫”的面包车大发汽车开启了中国出租车平民化的历史。
盛夏时节,空气中不时散发出阵阵热浪。熊女士站在街头,拿着手机等待着已经约好的“网约车”。这一幕,如今已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
而在改革开放初,出租车“并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而是只有专人才能坐的“奢侈品”。1979年在广州出现了第一家民营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开始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仅车少,费用也贵,普通老百姓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天津,被戏称为“黄虫”的面包车大发汽车开启了中国出租车平民化的历史。90年代起,北京满城尽是载客的“黄面的”,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后“面的”迅速席卷全国,大大方便了普通老百姓的出行。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迅速升级的今天,出行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多种多样,曾经的“面的”已经成为多数人的记忆。在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传统的出行工具基础上,市民出行已经进入网络约车、共享单车的“新时代”。
大事记
●1979年,在广州出现了第一家民营出租车公司。
●1984年,天津“黄虫”大发面包车开启了中国出租车平民化的历史。
●1992年,北京提出“一招手能停5辆出租车”目标,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1998年以后,北京市政府大规模清除“面的”,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全面更新。
●2004年后,北京出租车迎来新一轮的换代。
满城尽是“黄面的”
在山东省李彬家的后院里,停着一辆黄色车身、车型宽敞的微型面包车。这辆车较旁边的小轿车相比,看起来方方正正,车头还略为扁平,左右两边有着老式的大车灯。透过车窗,能看到车里的部分座椅已经拆除,仿佛在诉说着沧桑。
这台车被俗称为天津大发,也就是微型面包车的一种,俗称“面的”或者“黄大发”、“黄虫”。正是受益于改革开放,这种微型面包车才出现在李彬的家中。
建国初期,我国开始成立一些国营性质的出租车公司。这样的出租车公司,带着专用性质,按照友谊出租车公司员工陈峰(化名)的说法,就是“并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
上世纪50年代,友谊出租成立,“那时候咱们公司全部是进口的丰田车,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拉的都是外国专家。”北京友谊出租车公司的员工陈峰对新京报记者回忆。
到了90年代,北京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面的”的身影,满城尽是“黄面的”。
“小时候就觉得这个车很颠,但因为比较宽敞,就爱坐这种车。”来自北京的90后盖青青(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
李彬告诉新京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自己七八岁时,家里人买了一辆天津大发。“在那个年代,村里有人用3000多块钱买一辆普通的摩托车,全村人都要围着看上好几天。家里有一辆天津大发做运输,自然是格外风光,当时买的人不多,算是很先进的代步工具了。”
“咱们这个车拉的人多,结婚时候的吃酒席都会用到。新娘的车在前面,后面是拉满亲戚的面包车,往酒店里面送。除此之外,跑客运都用它。”李彬回忆称,“收费上很便宜,开一天加上油钱、司机钱这些,也不到100块钱。”
北京80后的良辰(化名)也还记得,以前自己坐“面的”时,车费是到哪里都是十块钱,后来夏利出现,一些人也更愿意坐按里程计价的夏利。现在想要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种大发车,也较为困难,河北廊坊的高亦(化名)说,“很多车都去了废品回收站,能收到的车也越来越少,配件也越来越少,很难找,尤其是外观上,大多数都烂了。”
李彬家里这辆有二三十年历史的“面的”,内部看起来已经十分破旧,十几年没有上过路,但他依然觉得十分光荣。他还将家里有一辆面的的图片发到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2000年左右,李彬初中毕业时,那时家里的“面的”换成了一辆桑塔纳,据其回忆,“在那以后,家里的面包车用的就越来越少。”
自初中之后,盖青青就没有怎么见过这种面包车,“现在看到‘面的\’的图片,也还挺怀念的。”
从“定点乘坐”到招手即停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1979年的广州,港商刘耀柱创办了广州第一家民营出租车公司,改变了出租车“定点乘坐”,晋级成为人们站在路边招招手就能停,方便人们的生活。
那个年代的车辆少,车费高,乘坐出租车对于老百姓来说依然是较为奢侈的选择。一直到1992年,北京提出“一招手能停5辆出租车”的目标,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新月联合、首汽出租等公司,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
那时候我国的出租车,较多出现的都是上海桑塔纳、富康等轿车。想要快速发展亲民的出租车,天津汽车和日本大发共同生产的微型面包车,成为了最合适的选择。
这种微型面包车被俗称“天津大发”,早在1982年,当进口汽车进入中国市场时,天津汽车工业公司经过市场预测,发现微型面包车在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便于1984年3月,与日本大发汽车株式会社签订了引进微型面包车的技术合同。
据悉,天津大发的车身之所以选择黄色,是为了在茫茫车海中很容易被识别。
根据新月联合官方网站,公司1992年12月成立,最早起步时,只有25部小面包车和90万元的启动资金。一位新月联合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新月联合已经没有了“面的”,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公司是靠“面的”起家,“现在都没有几个以前的师傅了”。
1993年,北京“面的”已达到3.5万多辆,占北京出租车总量的51%。大车身、多座位、价格亲民,还能放得下自行车、大家电这样的大件物品,这样的“面的”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种实用性较强的车,让百姓除了日常的出行,在搬家时也会选择。
在此带动下,全国范围内,廉价的“面的”形成一股浪潮,各地的面包车颜色也不相同,红的、白的都有。
不过,品质不高的面的,也容易给城市带来较严重的尾气污染。1998年以后,北京市政府大规模的清除“面的”,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全面更新,出租车价格也统一成夏利每公里1.2元,富康、捷达每公里1.6元。
在天津等城市,也对“面的”进行了清理。被正规出租车公司替换下来的天津大发车,流落到各个地方。
受“面的”被一线、二线城市淘汰的影响,河北的高亦才开始跑起了“面的”的出租。那时候的高亦还只有十七八岁,退学后到天津买了一辆报废的面的,回到家乡河北廊坊开始自己跑起了出租。虽然车不好,但是刚开始跑的时候还是很赚钱,“城内10块钱起步,一天挣一百多块钱,那时候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百块。”高亦回忆说。
但由于开的是报废车,修车费用算起来很不划算,开了一年后高亦就以3000多元的价格把车子卖了,转行做起了修车生意。
天津大发的面的成为了很多70后、80后的记忆。现在的高亦,还在从各地购买大发车,翻新后再卖出去。而这里的买家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玩,有的是收藏,有的是搞影视需要拍摄用道具。”
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及城市国际化发展,作为“城市名片”的出租车,外观、性能、单价、乘坐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进入2004年后,北京出租车迎来新一轮的换代。车型的升级和价格的上涨则成为了调整的最关键两点。在经过性能、外观、性价比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后,北京现代的索纳塔和伊兰特从众多竞争车型中脱颖而出。出租车价格也在2005年进入了2元/公里的新时代。
网约车改变招手停车的单一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成效不断显现,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出租车已经从奢侈品转变为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选择。然而,车少人多的矛盾也随之凸显,很多人对打车难都有着深切体会。
也正是“打车难”的痛点催生了“网约车”这个新事物,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打车的供需矛盾。
2010年,最早的专车公司优步(Uber)在美国旧金山成立,并于2014年初进入我国市场。
2015年10月8日,“滴滴快的”获上海交通委颁发的中国第一张专车平台资质许可,“滴滴快的”也成为中国网约租车的“鼻祖”。随后,“神州专车”、“曹操专车”等网约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平台内的出租车、专车、顺风车等人性化分类,创新的同时,为乘客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乘客不需要站在路边等待空车,只要通过操作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就可完成从呼叫到付款的一系列过程。出租车也不再局限于出租公司,私家车主也可成为“兼职出租司机”。
上班族张庭(化名)认为,招手停车的时代,选择单一,且形式单一,只能在路边等,赶上高峰期还得靠抢,冬天冷夏天热,雨雪天更难受,“网约车出现之后选择就变多了,在家可以先约车,不用在路边遭罪,而且高峰期的时候,可以一边网约车一边路边打车,大大提升了打到车的概率”。
而北京星河出租公司的一位司机熊力(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随着滴滴打车出现,现在业内转行的出租车司机很多,“很多老的出租车司机都不干了,”熊力说。
在网约车给广大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如平台营运回避政府监管、司机招录把关不严、网约车事故多等。
7月1日起,《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提高了对“黑”网约车、“黑”巡游车、克隆出租车等非法运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专家表示,不能纵容非法经营来缓解乘客的“打车难”,而从北京的交通现状来看,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才是首选。
B04-B05版采写/记者李云琦实习生赵昕
新闻推荐
中国疾控中心答百白破疫苗相关问题 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应按照总剂次不超过5剂次的原则补种疫苗
综合新华社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25日就疫苗接种有关问题回答公众关切。国家药监局网站日前刊载了中国疾病预防...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