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游服务规范》日前在北京市旅游委官网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规范》,胡同内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分布合理、数量充足、标识显著,应有方便残障人士人使用的设施设备,并宜配置洁手设备、洗手液和纸张用品。商户卫生间应向游客免费开放使用。(7月22日《北京青年报》)
众所周知,一些商家的厕所,是禁止外人使用的。究其原因,是为了“专厕专用”,方便内部职工及顾客如厕。换言之,一些商家厕所拒绝市民入内,是在向社会和公众宣示“我的厕所我作主”的物权。但从深层次分析,商家厕所拒绝市民入内,是“厕本位”观念作崇,拒绝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从小处讲,只注重局部利益;从大处讲,缺少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如此语境下,北京出台《胡同游服务规范》,规定”商户卫生间应向游客免费开放使用”,显然具有示范意义。
事实上,一些市民之所以去“占领”商家的卫生间,即厕所,缘于城市公共厕所的稀缺,这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如厕,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为此,各地要求应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和国家标准建设配套数量的公厕。比如,国家文明城市每平方公里公共厕所数量不少于5个,卫生城市不低于3个,人口密集区域还可以再多一点。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城市管理者一心只抓GDP,而忽视了公共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导致公厕成为城市中的一种稀缺资源,更导致了市民如厕难。
如此语境下,沿街商家的厕所,也成为公厕不足的一个有力补充,承担起了方便群众的社会责任。鉴于此,广东、海南等省份均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市民打开“方便之门”;特别是山东省济南市,号召沿街企业开放公厕,解决市民如厕难问题,有关部门还牵头组织成立“厕所开放联盟”,由自愿对外开放厕所的企业组成,城管部门统一制作标识,分发给厕所开放企业,市民看见有标识的单位,直接进去方便就可以了。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西姆先生有一句名言:“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商家内厕,应无条件对外开放,这等于是向社会打开了一扇文明“窗口”;要知道,厕所开放和便利程度,折射出了一个城市的文明高度,也标志着城市公共服务意识是否提高。特别是,商家内厕开放,倒逼城市公厕改良。目前城市普遍存在公厕建设和管理滞后,公厕数量偏少和布局不合理,男女厕位比例失调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市民共同努力,采取多种途径,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汪昌莲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莹本报讯7月19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走进丝绸路街道校城融合对接会召开。与会人员先后来到五洲国...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