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智群本报通讯员任勇
6月26日,京津冀鲁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联会召开,此次活动由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主办,市科技局承办,主办双方在会上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道相同,可相谋。据了解,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和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都是以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开放共享、市场联合拓展为宗旨,旨在凝聚京津冀鲁创新资源,促进人才、知识、技术、资本、服务等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无缝对接的开放性组织。“联盟想长久发展,关键在技术转移方式模式的创新,在于同资本的联动,要不断促进技术市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协同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处处长郭俊峰说。
“北京、天津、河北有很多好的科技成果、先进技术,山东省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共享平台获取技术信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理事长黄波说。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成立于今年1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首批成员单位已经发展到49家,现在已经开始建设“技术供给”和“企业需求”的精选资源库。对于下一步发展,黄波有自己的规划,“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多方共赢的原则,我们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搭平台、打基础。建设线上平台,将科研成果、技术转移服务等进行优选整合,优化数据库。同时,建设技术专家委员会,整合联盟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二是做活动、促转移。根据各成员单位实际需求,陆续开展政策讲解会、资本对接会、项目对接会。三是对标先进、努力前行、力争发展。通过学习取经、交流合作,加强两个联盟在技术转移、创新创业上的协同合作。 ”黄波说。“两个联盟汇集了京津冀鲁优秀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资源,这样的强强联合必将促进技术转移的发展,也给德州的技术转移工作和科技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赵林江说。德州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近年来科金产融合创新不断深入,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接受、吸纳和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德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和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以及固定投资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德州市委、市政府对技术转移工作高度重视,这里是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沃土。希望通过这种联盟机制,找到技术转移的契合点,把北京、天津、河北一些项目转化到德州。”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天津理事长、北方技术交易市场总裁张桂华说。
截至目前,德州市1100家企业与600家高校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与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不断加强。“下一步,我们将在技术经纪人培训、技术转移机构引进与合作、技术转移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专业性对接、合作项目落地跟踪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使更多的科技资源在德州汇集。 ”赵林江说。
新闻推荐
山东鲁王建工有限责任公司毕德胜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安全生产最重要的责任主体。落实好建...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