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中心一角。
找准问题有的放矢
实现平台循环发展
5月9日,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中心一楼孵化大厅,笔者看到各类配套设施、产品展厅、沙龙区、培训区、公共服务区等设施一应俱全。
95后应届毕业生王文浩正在自己的工位上埋头工作。他正在电脑前忙着做学校运动会的服装标志设计,电脑旁立着营业执照的相框。“我主要做体育设计,目前同行淘宝排名第二吧,我导师工作室的设计项目也都打包给了我们。依托这个平台,我们不仅有项目接,而且相关的工商税务手续、办公场所使用、办公设施等都不用再去投入和操心。”王文浩说,目前他们的淘宝交易量已经从最开始的两三天接1单,发展到现在每天可以接到8单左右。
该校文化创意中心主任葛赛介绍,经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社会阅历浅,承接项目的范围太窄,对项目的承接能力较弱等问题。“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环境和公共服务保障,而依托导师工作室,学生从隶属关系发展成为合作伙伴。相应项目打包给大学生创业公司,他们同时对外承接项目,这样经过一到两年的时间,他们便可成长为成熟的小微企业。
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是成功孵化学生文化小微企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些导师拥有多重角色,既是一名高校专业教师,也是一名成功的项目运营者,还是一名创业导师,集三种身份于一体,非常难得。”文化创意中心创业导师王玲介绍,如今孵化器项目平台和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已成为学校文化创意中心的两大支柱,目前中心有教师工作室18家,入驻文创类企业6家,孵化学生小微文化企业51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子安表示:“聚焦解决学生创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项目平台搭建模式,不仅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促进了学院专业建设和综合水平的提升。”
近三年来,1251名毕业生从孵化器走出,创办了263家广告、设计、装饰、数字媒体、摄影类公司,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达99.6%。
根植地方创新发展
依托产业带动专业
孵化器项目平台建设的完善和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必须深入根植当地的经济文化,放远目光。目前文化创意中心成立了日照黑陶、农民画、剪纸三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逐步建立围绕美术技艺的“非遗”传承平台,传承和发展日照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非遗”传承人。葛赛介绍道:“不仅仅是成立导师工作室培养传承人,还会在全校设置教育课,推行体验式培训,更好地宣传和传承日照优秀文化。”
记者看到,这里有着三生石景观设计工作室、光环数字空间工作室、甲壳虫动漫工作室等文创类企业,涉及文创产业急需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文化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品研发等领域。他们采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育人模式和实训体系,各专业互相配合、共同发展,依托孵化器推进产教融合、知行合一。
一年来,专业群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大大提升了日照市创意设计服务水平,为日照市文化创意产业起到了带头和推动作用。孵化器建设运营以来,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重庆工业职业学院合作开展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已安排5名学生进入导师工作室交流学习。
目前,在一楼孵化大厅中,有45名学生的工位已形成影视基地建设的雏形,何子安表示,下一步学院将着力打造动漫设计加工厂、影视后期制作基地、VR虚拟现实课程制作中心、环境艺术设计制图工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等五大龙头设计集聚区,孵化器建设将会再跨出一大步。
本报记者匡璇
学生毕业后不用出学校门,摇身一变成了学校文化创意中心的年轻“创客”。原来负责分发任务、项目的导师成了学生们新创公司的“合伙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中心作为山东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第二批试点孵化器,不断创新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别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闻推荐
综艺节目、短视频、纪录片、文创产品……从文物到文创历史传承背后的创意
□本报记者张晓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物不再是一个冷冷的物件,而成了一个故事、一段动画、一件工艺品……文物...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