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男神辛弃疾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8-05-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在阴柔的南宋

有位

历史开了辛弃疾一个巨大的玩笑:一个本意驰骋天下、恢复河山的帅才,却最终被历史定位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阳刚与阴柔,个人气质与时代气质格格不入,这些原因注定了辛弃疾“怀才不遇”的悲剧。

在南宋,一个阴柔的软塌塌的朝代,却有一位纯阳至刚的人物,“男儿到死心如铁”,他就是辛弃疾,以阳刚之气,让南宋苍白的历史面孔多了点血色。遗憾的是,这个本来能够改变历史的人,失去了机会,身后,又被历史忽略。

长期以来,辛弃疾以“词人”身份存在于历史中,他写下过无数脍炙人口的文字,与苏东坡齐名,被称为“苏辛”。但是,辛弃疾首先是个战士。

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在他2岁的时候,岳飞于风波亭遇害。在他8岁的时候,另外一个历史上的名人、同为山东老乡的丘处机出生了。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把丘处机写成武艺高强、抗击金兵的英雄,名气颇大,但真实的情况是:辛弃疾、丘处机都是出生在“沦陷区”,当时山东一带是金国的地盘,史料上没有丘处机反抗金朝的记载,在成为全真教名人后,他反而是金朝的合作者,但辛弃疾不是,他始终自认为是宋朝子民,21岁那年,就拉起两千人马,武装起义了,开始在沦陷区打游击战。

“辛弃疾”名字之由来,应与西汉“霍去病”类似,长辈希望新生儿健康。辛弃疾不是一个病恹恹的人,相反,可用“猛男”二字来形容他的外貌。他在历史上的画像,是一个中年俊逸文士模样。但史料记载,辛弃疾“肤硕体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壮健如虎”,完全是一个武士形象。而辛弃疾的好哥们陈亮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他:“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所谓背胛有负,就是说他肩部肌肉发达。活生生一个虎背熊腰、目光如电的高手。

他确实武艺高强。反金起义后,他投靠到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义军首领耿京麾下,同时还游说了另一支义军的首领义端归顺耿京。义端是个和尚,立志不坚定,某天晚上,偷了耿京的军印逃走,准备投降金人。耿京大怒,要处决叛徒的介绍人辛弃疾。辛弃疾说:“给我三天时间!”

他没用三天时间,就追上了义端和尚,将他打下马来。义端跪地求饶,求饶的原因很奇葩:“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所谓“青兕”,是指青色犀牛,某种凶猛的神兽。义端和尚或许会相面之术,或者是在逃亡过程中出现幻觉,回头一看辛弃疾追上来了,气势汹汹,满面狂怒,兼之身躯庞大,确实像一头横冲直撞的犀牛。可是辛弃疾怎会吃这一套,手起刀落,砍下义端的脑袋。

此时,他刚刚22岁。

耿京一看辛弃疾这么厉害,喜欢!于是派他带队去南宋,联系率领部队归顺宋廷事宜,但是等辛弃疾完成任务带回南宋朝廷的任命书时,又有突发事件发生:叛将张安国将耿京杀害,并裹挟部队,投降金军,换来了济州知州的官位。辛弃疾怒不可遏,亲自带领五十名骑兵,冲进了驻扎着五万兵马的金营。张安国正在与部下喝酒,猝不及防,被辛弃疾捆住,拦腰放在马上,不明真相的叛军围上来时,辛弃疾马上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又策反了一万多名士兵。辛弃疾马上押着叛徒,身后跟着万人大军,冲出金营,一路向南,“渴不暇饮,饥不暇食”,成功地抵达临安,将张安国交给朝廷,斩首于市。

但一个战士,硬生生地被逼成了词人——虽然是一个堪称伟大的词人,俨然南宋文坛领袖,名满天下,但这不是辛弃疾想要的生活。

刚刚抵达南宋时,辛弃疾凭借区区五十骑勇闯五万金军大营而又全身而退的传奇故事。“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可以说,此时的辛弃疾还是颇得南宋皇帝器重的,他23岁,放在今天,大学刚刚毕业辛苦找工作,辛弃疾却已加持为政坛新星了,时人称之为“辛侯”,以他的才华胆略,必将在北伐事业中建立功勋,马上封侯。

然而并非如此。终其一生,辛弃疾都未如愿打回山东老家去。一生颠沛流离,做些地方官员,在每个任上,他都干得很出色,治理荒政,整顿治安,他空拥一身杰出的军事才华,却只能在地方剿剿土匪、镇压小规模暴乱。反而,因为积极主战,“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屡遭奸人陷害,在他40岁时,一个男人最好的年华,却被朝廷削去一切职衔,被迫隐居山林,做一个农民,自号“稼轩”。宋史大家邓广铭在《辛弃疾传》中这样评价他:“胸怀中燃烧着炎炎的烈火轰雷,表面上却必须装扮成一个淡泊冷静、不关心时事和世局的人。”

他只能把闲居的时间,消磨在文字上,他那双本来应该握宝剑砍人头的大手,只能捏一管毛笔,在纸上狂写胸中豪气。不知不觉间,却为南宋文坛撑起了一片天——试想,假如没有辛弃疾,南宋的文学史多么黯淡无光!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读稼轩词,满满的雄性荷尔蒙扑面而来,心底有山河,而豪气郁结胸间,在气质阴柔的南宋,绝对独树一帜。

辛弃疾与苏东坡齐名,苏开创了豪放词风,而辛将其推向顶峰,还将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怀渗透在了字里行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在词坛上的建树甚至高过苏东坡。毕竟,苏东坡没有经历过战场,没有置身于残酷的杀戮场,没有在千军万马中纵横驰骋,“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当时对辛弃疾的攻击中,一大罪状是“嗜杀”,这些文弱而阴毒的告状小人没有想到,辛弃疾本来就是一名战士,双手曾沾满敌人的鲜血,心底装有河山,胸间郁积豪气,哪里是那些怯懦畏缩的文人所能相比?

攻击辛弃疾的另一罪状,是“好色”。空有抱负却一筹莫展的辛弃疾,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把时光消耗于醇酒妇人,史载,他前后娶过三任夫人,而邓广铭在《辛稼轩年谱》中考证,“侍女之可考者先后凡六人,曰整整、曰钱钱、曰田田、曰香香、曰卿卿、曰飞卿”,很有趣且香艳的名字吧,这些名字都是通过对他词作的考证得来的,例如,“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旁人笑问”,喝醉了,喊侍女“卿卿”的名字,然后朋友们大笑。

辛弃疾虽然是豪放派,但也有很多婉约词,比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如“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很是动人。侠骨柔情,这便是了。

一个本意驰骋天下、恢复河山的帅才,却最终被历史定位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历史确实开了辛弃疾一个巨大的玩笑,邓广铭在《辛弃疾传》后记中不无憾意地写道:“我虽然以为不应当把辛稼轩只当作一个词人看待,但辛稼轩毕竟是以词人著称于当代和后世的……”

读辛弃疾,总是很难忘记这个场景:辛弃疾与陈亮,风雪之中,鹅湖相会。

陈亮是南宋一位才华横溢而又侠义任性的奇男子,《宋史》上说,陈亮“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他与辛弃疾神交已久,惺惺相惜。当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即一代大儒朱熹,三人相约,到辛弃疾居处相会。朱熹最终爽约了,而陈亮冒着大风雪跋涉800余里过来。

(下转23版)

新闻推荐

2018高考各省份录取批次大调整 填志愿这5点不注意难上好大学!

去年高考,有十几个省份二三本录取批次合并,当时就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抱怨:院校太多、志愿难填。2018年高考,“双一流”...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男神辛弃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