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春晓赵琳代玲玲
5月15日,由烟台杰瑞集团为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研发制造的采油树设备正式发运,项目总金额超一千万元。此次交付的采油树设备,最高达5米、宽3米,如同“变形金刚”般守护当地石油天然气开发,确保实现安全、高效、稳定作业。
风从海上来,春潮涌齐鲁。
开放融通、互利合作、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上海精神”与“丝路精神”交织共鸣,和合共生。乘着东风,山东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铸发展与繁荣的梦想。在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频繁互动中,闪现着山东企业与山东人的身影,他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丰富而生动的注脚。
山东企业“走出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城市,古丝绸之路重镇,“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发源地。如今,这里正上演着“山东故事”:由山东科瑞集团参建的一座座大型CNG加气站,正在布哈拉城外50公里的沙漠边缘拔地而起。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的私家车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加气站需求非常大。山东科瑞集团与乌方能源部合作,双方各出资50%在乌设立合资公司,在首都塔什干及主要城镇建设运营CNG加气站,在极大地方便民众生活和交通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就业岗位。在乌兹别克斯坦分公司,外籍员工本土化率达到70%以上。
“目前科瑞的海外分子公司有48个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覆盖所有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海外收入占比达到70%以上。产能合作,也积极带动了当地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山东科瑞集团副董事长夏同民说。
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经贸往来稳步推进。
尤其是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一批重点项目合作落地。2006年,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海尔集团和巴基斯坦鲁巴集团共同出资,将海尔在巴基斯坦原有的工业园进行扩建,建成海尔鲁巴经济区。这是中国在境外正式挂牌的首个经济贸易合作区。
“经济区的建设,不但让海尔品牌得到认可,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而且也给当地带来经济效应、技术管理效应和经验共享等连带效应。”鲁巴经济区海尔工业园负责人胡刚刚介绍。
山东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并非简单地把产品带到这些国家,而是将成熟的技术与理念融入当地社会发展,并结合当地特点和需求,让“中国方案”变成“世界方案”。
浪潮沙特椰枣基因组工程超算系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9年,浪潮承担了中沙两国在沙特阿拉伯“国家八五规划”期间开展的科技合作——椰枣基因组工程项目的超级计算机的建设任务。浪潮为此特别推出了整套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球首发“椰枣基因组全序列图谱”。这也是中国超级计算的第一次出口海外。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的实践和经验越来越得到世界认可。即将开幕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将为山东企业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搭建“桥梁”。“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我们更需要以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实现技术和工艺创新,进一步服务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在企业实现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让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数字经济的红利。”
齐鲁文化丝路行,文明交流互鉴
“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近年来,众多山东人、山东企业用自己的真心付出、创新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省文化厅外联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实施“齐鲁文化丝路行”行动计划,仅2017年,全省组织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团组41个、606人次。31家海外尼山书屋落地,《琅琊榜》《伪装者》等山影作品版权销售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赢得超高收视率。
近年来,“汉语热”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断升温。
“我的学生们的汉语对话交流水平、翻译水平,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我们孔子学院在第十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荣获‘汉语考试优秀奖\’。”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其米德策耶告诉记者。
山东大学赴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李青介绍,学习汉语早已成为当地潮流,很多蒙古学生的汉语非常流利,交流没有障碍。
“我们的孔子学院是山东参与建设的,多年来,源源不断的山大人离开家乡,来到蒙古做志愿者,这让我很感动。”其米德策耶说。“中国崇德向善,以邻为友,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普遍响应。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齐鲁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截至目前,山东通过国家汉办项目派出海外任教人员1100余人,参与建设孔子学院27所,孔子课堂33个。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设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2所。
4月底,在阿布扎比举办的“一带一路”图书版贸会上,山东出版集团把带有美丽中国元素的《中国故事》绘本翻译成阿拉伯语,由著名的纳布推出版社出版,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书是重要的人类记忆储存库,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纳布推出版社有关负责人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莫尔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抱着开放、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姿态,最大限度地吸收彼此的文化成果,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彼此的精神产品走进彼此的心灵。
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对此颇为认同。“作为山东骨干文化国企,我们有责任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张志华介绍,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山东出版集团策划了2017年、2018年“一带一路”版贸会,共与来自30多个国家的百余家国内外出版机构签订了近400种图书版权协议,其中输出阿拉伯语图书版权近百种。“我们将在2019年建成的中东地区最大图书馆设立‘尼山书屋\’,这是中国图书首次进入阿联酋官方主流渠道,也是山东出版‘走出去\’的重大突破。”
民心相通,谱写友好往来的“山东故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带一路”建设图景,中国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美好前景。对此,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认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
山东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密切往来,驾起了一道道民心相通的桥梁,不断谱写出友好的新篇章。
山东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重视造福当地人民。
“对于众多普通的巴基斯坦人来说,拥有20名中国常驻技术人员和近4000名巴基斯坦员工的海尔鲁巴经济区,给他们提供的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胡刚刚给记者说起一位巴基斯坦小伙儿的故事。
扎法·易科巴尔,一位在海尔鲁巴经济区上班的多技能工,可以在冰箱、洗衣机、空调三个工厂间“流动”,工资比普通员工多出约30%。每年三四月空调工厂最忙的时候,扎法·易科巴尔就会被抽调到空调厂干活。等到洗衣机厂订单多了,他就再回来。“我辛勤劳动获得收入,足够养活全家人,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扎法·易科巴尔说,“我很骄傲。”
如今,在巴基斯坦人眼中,海尔不仅是高性价比电器的提供者,更是中巴两国友谊的践行者:2005年巴基斯坦大地震期间,海尔为丧失家园的当地人提供食物、建造收容所;2010年巴基斯坦发生洪灾,海尔捐款15万美元;此外,海尔还在巴基斯坦经营着社会服务组织“EHSAAS”,长期为当地医院提供人道主义支持……
新时代厚道鲁商精神,在“一带一路”上留下了很多动人故事。2015年6月,五征集团应乌干达农业部邀请,购买了600多英亩土地,建立了农业产业示范园。经过多年发展,农业产业园已实现从育种、种植、管理、收获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作业模式。
“示范园在当地成了种植培训学校,多次组织培训课程,免费传授当地人民种植管理经验,当地人民也能吃上以前‘天价\’才能买到的绿色蔬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介绍,“我们的员工与当地人民定期组织足球赛并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山东人淳朴厚道,他们都亲切称呼我们的员工为‘好兄弟\’。”
“在积极投身当地公益事业过程中,我们和当地人民建立起美好的友谊。”科瑞集团乌兹别克斯坦分公司总经理张冰告诉记者,在乌兹别克斯坦环保部门联合各大企业及驻外使领馆举办的环保—工业慈善会上,科瑞分公司向乌兹别克斯坦各界捐赠爱心物资,向学业突出的各大院校师生颁发奖状及赴中国游学机票,受到当地师生欢迎,推动了中乌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
新闻推荐
朱慧卿/漫画漫谈万象□山东张立美因21年来陆续收养了118名遗孤,并为其创办福利院“爱心村”,被不少人称为“爱心妈妈”的河...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