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山岭间,有我可爱的故乡。初夏,满山满坡的樱桃,红了多情的五月。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樱桃树,俗称“小樱桃”。这种“如珠未穿孔”“金丸大小匀”的樱桃,酸甜可口、汁水丰富,缺点是不耐储运。恼人的是这些收不收在天的山樱桃,赶上花繁、春旱,小得像花椒。对于这些费时不值钱的小而又小的樱桃,有时人们只好让其老在树上、落在地上,苦了人,乐了鸟儿。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人民公社时期,摘樱桃的日子里,男女老少,起早贪黑,忙得两头不见太阳。摘樱桃时,通常是左手扶枝,右手以中指为依托,小指、无名指辅助,用大拇指和食指将樱桃连柄带果一起掐下。我想,这便是乡亲们把摘樱桃叫掐樱桃的缘故吧?一个“掐”字,道出了果农劳作的辛苦。掐樱桃费时,掐不迭的樱桃会变紫脱落,没落下的变瘪变干,影响来年结果。樱桃丰年时,村小学停课,我们提上小篮,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跟上大人,爬山过坡去采果。掐樱桃时,我和小伙伴儿,有的在树下,有的在三根腿的高脚梯上,我喜欢颤颤悠悠地坐在韧性十足的樱桃粗枝上。大人鼓励参加义务劳动的我们,吃那些熟透了、保存不住、运不出去、红得发紫的樱桃。怕紫樱桃落地的我们,个个吃得难下饭,至今还能想起那时撑得打嗝的样子。吃饱了樱桃的我们,掐樱桃的手慢了、眼乱了,恋花的蝴蝶、觅食的小鸟,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掐樱桃的那几天,大人顾不上累,起早贪黑摘樱桃,怕晴天遇上阵雨,阵雨后太阳晒过的樱桃自然爆裂,一年一季的希望全落空。
民国年间成书的《泰山药物志》中说,樱桃,食之增智、嫩面延年。《果树史话》中说,山东泰安县有百年以上寿龄的樱桃树。泰山樱桃园和金牛山的樱桃久负盛名,这种祖上传下来的樱桃,浑身是宝,根、枝、叶、果、核,都可入药。故乡人常用樱桃的枝叶熬汤治腹泻,用老树根煎汤调气活血、平肝去热。只是祖上留下的散落在山岭间的这种好吃、不耐储运的小樱桃,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成了“食之无肉,弃之不舍”的鸡肋。改革开放后,中外优良品种的大樱桃才在俺村安家落户。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俺村的林果业迎来大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的东风,吹开了农家欢乐的心花。我弟是乡里最早勤劳致富的“万元户”,为生活方便、孩子上学,早早地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农村土地实行第二轮承包前,在党和政府富民政策感召下,弟停办了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厂子,回村复垦、扩展山岭间近乎荒芜了的果园。吃了“定心丸”的家人,打机井、架火电、搞喷灌,动用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让层层梯田平展展。现在,弟家的果园进入盛果期。盛果期的大樱桃树,正常年景每棵每季可结50到150斤。去年摘樱桃时,退休闲赋在家的我,回乡帮弟家发送大樱桃,批发每斤10多元,网售快递每斤20多元。山上岭上大樱桃形成规模后,前来预订的电话不断,大汽车会准时来接货。
圣人说,来而无往非礼也。今年“五一”期间,弟电话中说“美早”熟了。“美早”樱桃是泊来优质品种,色泽好、个头大、耐储运,我和老伴儿拟挑选、分装后,发送给她那些年前来岱下聚会的学生。春节前,在泰安城里工作的两个女生,伴着冬日的暖阳,给俺家送来本精美画册。在这本厚厚的画册里,有老伴儿教数学兼班主任时和学生的合影,更多的是她应邀参加学生庆祝毕业20周年聚会活动的图片。老伴儿师生聚会那晚,我终于等到了熟悉的开门声,晚归的她怀抱鲜花,脖子上多了条长长的大红围巾。平时滴酒不沾的她,那天也喝了点儿酒,脸庞红润,有着从来没有过的自豪和美丽。聚会前,我家宿舍传达室里堆满了北京、深圳和山东10多个地市的名优土特产,工作多年的学生们还记得,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从不让提着礼品的学生进家门。那晚聚会,老伴儿刚下车,两位女生搀扶着她走向抛撒鲜花的通道,学生们为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录像、拍照,这是她站了30多年讲台少有的荣耀。
樱桃熟了,那般的诱人;樱桃熟了,如此的美丽。看看眼前的美景,想想学生们的盛情,选送“美早”大樱桃,向学生表谢意的我们,陶醉在红红的五月里。
□赵家栋
新闻推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日照实验高中作为一...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