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曹莫)抽奖式点名、照片式点名,为了抽查大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老师们发明的点名方法层出不穷。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出现的“限时二维码点名法”又在微博上走红,学生须在二维码出现的30秒内扫码,否则二维码就会失效。
以前的大学课堂,老师为了点名,经常是拿着花名册逐一念学生姓名,既耽误上课时间,有时还会有学生“浑水摸鱼”替人答“到”。不过,自从一些利用手机或电脑的点名“神器”出现,旷课的学生就越来越“无所遁形”了。
山建大的部分课堂上出现的“限时二维码点名法”是该校交通工程学院的卢小林博士引进的,这种点名法也是本学期刚开始使用。她介绍,这种方式来自一个微信公众号,点名时将二维码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如果30秒内没有扫码,二维码就会失效。“这个功能可以设置3-180秒,我选择了30秒,比较适中。”30秒基本只够课堂上的学生自己操作,谁想“好心”给没来的同学拍照发送一下二维码,几乎是来不及的。
卢小林说,微信公众号里还有布置电子作业、发布互动话题等功能,通过这种方式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有学习热情。她几乎每节课都用二维码点名,学生出勤率都比较高。
在山建大,利用电子设备点名的其实不止卢小林一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有“四位数字点名法”。这是该学院老师张文雅去年进行教育技能培训时学到的方法,去年秋季开学时在课堂上启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鹏介绍,开学第一节课,他们就让学生把自己的班级、学号等信息输入一款微信公众号。需要点名时,会随机出现4位数字,并由老师告知学生,学生再从手机上输入这4位数。老师可在6秒或10秒后点击结束。而且,迟到或旷课的学生即便得知了数字组合,在签到时也会因他的GPS定位不在教室而签到失败。
尽管点名法花样众多,但老师们并不是想通过这种硬性检查“拴住”学生。“吸引学生上课的根本方法,还是课上的内容,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让学生心甘情愿来上课,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因为忌惮点名才来。”张鹏说。
新闻推荐
凯撒要对G6惨败负很大责任新华社发□李夫杰想到过高速男篮会输掉G6,但没想到是这么个输法:从头输到尾,毫无机会;想到过两队会创造历史,但没想到高速男篮会带着一场惨败去迎接CBA...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