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卿/漫画
漫谈万象
□山东 祝建波
“一年级班主任让家长批改作业,这种做法合理吗?班主任自己天天忙着在朋友圈做微商,根本无心教学,该如何反映这种情况?”最近,有家长爆料,杭州市萧山区某实验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让家长批改作业,自己一心一意忙着做微商,这让不少家长心里很不悦,质疑老师把自己的工作转嫁给家长。(据《钱江晚报》4月5日报道)
监督、辅导孩子做作业,这个不用老师要求,家长们也能做到。但把批改作业的任务都交给了家长,就有点儿过分了。
众所周知,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一是验证课堂教学效果,二是检查孩子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批改学生作业本就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就像公交车司机的任务就是开车一样,是不容置疑的。如果孩子每次写作业都要家长“越俎代庖”来批改,这工作不就变成了家长的工作?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配合,但如果老师把批改作业的事儿也一股脑地推给家长,显然就是在转嫁自己的工作任务,是在公然推卸责任。要知道家长们工作一天本已经很辛苦,回家不但要辅导孩子学习,还要给孩子批改作业,批不好还会被公布到家长群里,也难怪很多家长感到不快。
其实在国内很多地方,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并在上面签字,已经成了既无奈而又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一项“硬性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此前有学校发出公约,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也有地方教育部门出台文件,要求中小学校检查寒假作业时不得要求家长签字。
例如,浙江省教育厅此前就曾发布《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加强作业管理,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其实,即便叫停家长签字,家长们也不可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做“甩手掌柜”。不让家长批改作业,只是在厘清孩子和家长以及老师和学校的各自职责和角色分配,回归教育常理、教育规律。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在培养孩子的素质养成上狠下功夫,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孩子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有老师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想推卸,那这老师当得是否合格就很让人怀疑了。当然,各地教育部门也应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对老师的监督和管理,杜绝类似情况再度发生。
新闻推荐
12月15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着力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进不来”“留不住...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