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曾在全国领先,但近年来发展逐渐放缓。差距已经形成,唯有迎头赶上,在山东省交通领域的专家——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林看来,目前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大背景下,山东省交通运输的发展迎来了实现凤凰涅槃的机遇与挑战。
□本报记者常青
由“强”转“弱”,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优质
“山东省自1990年开始修建济青高速公路以来,高速公路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突破1000公里、2000公里、3000公里,总里程自1998年起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但自2008年起,山东省交通发展开始了长达10年的迟滞发展期,这期间山东省在交通运输调结构转方式方面的力度不够,仍以传统发展为主,导致交通发展势头开始减弱,高质量发展程度明显不足。”在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林看来,浙江等省份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即开始探索新形势下的交通发展模式,在金融危机的倒逼之下,转方式调结构,抓住了转型升级、浴火重生的机遇,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交通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山东省的差距逐渐缩小并完成超越,山东已经陷入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现在“标兵”越来越远的同时,“追兵”也越来越近。
“目前山东省交通运输仍存在供给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一体化程度不高、创新活力不足、国内影响力较弱等问题。”王林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抓住这次机遇,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举措,摒弃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解决山东省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优质的问题,加快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为指引,
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王林看来,创新发展、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聚焦山东交通运输基础优势、资源优势等,聚焦‘强\’,立足‘新\’,紧扣‘补\’,放眼世界,高标定位,坚持把安全和绿色发展作为事业的生命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体发展、陆海联动发展,坚持增量适度与存量优化升级并举,补齐发展短板,注重各种运输方式融合衔接,注重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注重物流降本增效,注重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化行业治理能力的提升、加强行业间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品牌的建设,由单一发展模式向综合发展模式转变,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才能使山东交通真正实现从‘量的领跑\’到‘质的领跑\’”。
王林认为,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尤其应强化创新引领发展,深化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具体来看即不断完善交通科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建立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加强重点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加快在全国领先、对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要加大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交通运输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行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企业信息共享交换,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交通运输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交通运输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实施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运输、智慧城市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运输业态的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
规划先行,抓好重点项目
现代产业集群的崛起壮大,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保驾护航,王林表示,交通基础设施若要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重要支撑,首先应做好规划、抓好重点项目。据介绍,山东省已编制完成《交通运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该《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10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强调要优网络、强衔接、消瓶颈、补短板,以交通运输系列重大工程为载体,打造“三高网”(高品质的交通基础设施网、高端化的智慧交通网、高效率的运输服务网)。
其次,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智慧公路、智慧运输、智慧港口、智慧城市交通等应用,促进“互联网+”与行业治理、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邮政等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物流相关信息系统对接。探索物流运输一站式物流信息服务示范应用,为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企业的物流信息共享交换与开放融合,强化物流大数据开放共享与挖掘利用。推进“交通+产业”融合,推动交通向旅游、产业园区、商贸物流、金融等复合功能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青海省海北州检察院刘小玲检察长一行来省检察院对接对口援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会前,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振忠会见刘小玲检察长一行。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爱军参...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