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芳
“我的最大梦想,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音乐启蒙教育。”3月18日,记者见到张苹苹时,她正在给幼儿音乐启蒙班的孩子们上课。1982年出生的张苹苹,自幼喜欢音乐,为了让更多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她辞掉了银行系统的稳定工作,自己一手创办了艺术学校,在她的言传身教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升了音乐素养,开启了音乐之路。
有梦想就去追逐
张苹苹从小就喜欢音乐,高考顺利考取了贵州师范大学的声乐专业。2005年,张苹苹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所学校当起了音乐代课老师。声乐专业出身的她,很快凭借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才华,在各种大赛中崭露头角。同年,张苹苹荣获山东省才艺大赛青年组第一名。
不久后,张苹苹在参加某银行系统的演出时,无意中得知他们要特招一批音乐专业人员。经过一番精心准备,2006年7月,张苹苹顺利考入了这家银行,成为一名正式员工。虽然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和枯燥,但在张苹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艺术梦。因此,她从来都没有停止对声乐的学习和练习。平时利用节假日,张苹苹经常外出参加专业学习,也开始辅导一些学声乐的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她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音乐基础,就开始直接学声乐、学钢琴,在学习中比较吃力。“对孩子来说,音乐启蒙非常重要。”这也是张苹苹坚守的信念,为此,她还专门进行了调研,发现音乐启蒙教育在莱芜还是空白。于是,她萌生了做音乐启蒙教育的想法。为了这个梦想,张苹苹辞掉了银行的工作,走上了创业路。
风雨过后见彩虹
开朗、乐观,一开口说话就露出甜美的笑容,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这是不少学生和家长对张苹苹的评价。然而,创业中的酸甜苦辣却很少有人知道。2014年,张苹苹租赁了一处上下三层的沿街楼,创办起了飞乐艺术中心。从室内的装修设计、到每一件乐器的购买,再到墙壁上的彩绘,每一个细节都是张苹苹精心打造的。
“既然有了目标,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坚持去奋斗。”那年夏天,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她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张苹苹说,在北京坐地铁的时候就掉向迷路了,转来转去,好几个小时才转出来。“当时,我就感觉挺不容易的,但只能咬牙坚持。”经过精心的筹备后,张苹苹招聘了3名专职教师。随后,就开始招生了。最初,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音乐启蒙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们更倾向于到一定年龄后,直接让孩子学钢琴、舞蹈等。最初,招生遇到了不少难题。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周围的同事、朋友都很支持她,纷纷给孩子报名参加了音乐启蒙班。经过一年的课程培训,这些孩子的变化非常大,他们不仅会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有了基础后,再学钢琴、声乐时,非常轻松。孩子的变化,也让张苹苹赢得了更多家长的信任。
让更多孩子接受启蒙
“现在,我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培训幼儿教师上,只有让她们掌握了这些课程,提升了音乐素养,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孩子们。” 张苹苹说,为了让更多的幼儿能学习到创新音乐启蒙课程,全面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她开始和全市的幼儿园进行合作,推广小钟琴音乐启蒙课程。目前,已经将小钟琴音乐启蒙课推广到了13家幼儿园。
钢琴、吉他、声乐、非洲鼓……张苹苹不断拓展各种音乐培训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音乐世界找到了归属感。“我们还开设了非洲鼓‘成人班\’,主要就是为了通过家长来带动孩子的兴趣。”张苹苹说,每当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她都感到非常满足和享受。每天上课、学习、搞培训,张苹苹依然很忙碌,但她说,自己一直追寻的就是这份快乐的事业,既然自己喜欢这份事业,就会用心去做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于向阳本报通讯员张鸿儒“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摘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