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刊文:完善法律法规斩断“学生工”利益链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1-25 07:21   https://www.yybnet.net/

这几天,实习生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山东某高校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出一封“求助信”,信中反映“被学校强迫实习”“一天要干13个小时”“不实习没有毕业证”等问题。高校以实习名义派学生打工的现象,让“学生工”这个老话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组织动员学生顶岗实习在不少地方都是必修课。正因如此,打着实习旗号、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的违规操作,往往多发于职业教育院校,这通常也是此类事件的监管重点。而这封“求助信”的涉事院校则是高等院校,它不仅折射出“学生工”的问题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向高等教育领域蔓延的趋势。

应当说,一份合格的实习,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技能,既能帮助学生提早准备面向职场的身份转变,也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但实习生不是“学生工”,更不是廉价劳动力,越出边界,性质就变了。在流水线上“拧螺丝”,在车间里“装箱子”,假扮民工迎接视察,冒充特警参与强拆……强度大、待遇低,有的具有很高风险,有的甚至涉嫌违法。可以说,这样的实习已经超出了教学与生产的边界,不再是“我要成长”的主动选择,而变成了“不能毕业”的被动要挟,让实习生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从表面上看,“学生工”满足了在校生的实习需求,完成了学校的教学任务,疏解了企业的用人荒,似乎实现了学校办学、企业经营和地方发展的多赢。但实际上,把实习生等同于廉价劳动力,不仅违背了实习的初衷,更损害了学生的正当权益。而以往的案例也常常让人反思,“校企结合”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巨大利益链?一份调查显示,一些学校以每人近万元的价格将学生“卖”向市场,并从中牟利,而企业也能以“实习”的名义,以更低的工资使用劳动力。如果学校从教书育人的场所变成“实习套利”的中介,企业也对学生的正当权益视若不见,那么庞大的实习生群体就成为这场“利益合谋”的最大受害者。

斩断这条灰色链条,需要高悬法律之剑。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就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强调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但截至目前,我国针对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法律法规尚存在缺失,让一些院校钻了空子。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让实习生不再是“学生工”,不仅需要增强源头治理,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细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更需要形成托底机制让实习生的利益诉求畅通表达。

实习是面向未来的选择,更是一种应该受到保护的权利。呵护好每一个实习生追寻更好自己的机会,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全社会的应尽之责。

(原题为《实习生不是廉价劳动力》)

新闻推荐

知名电商青睐“云闪付”APP

在唯品会、小米商城、本来生活、丰趣海淘等知名电商消费时,均可以使用“云闪付”APP进行线上支付了。随着中国银联重点线上商户“云闪付”APP支付控件升级工作的持续推动,线上受理环境的不断改善,将...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人民日报刊文:完善法律法规斩断“学生工”利益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