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代玲玲于新悦报道
本报济南1月22日讯地区生产总值首破7万亿,增长7.4%!这两个数字,成为山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最新注脚。
今天,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魏华祥介绍,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17年山东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678.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这是继2015年生产总值破6万亿元之后,山东迈上的新台阶。
据悉,随着地区生产总值刷新为“7字头”,山东也成为广东、江苏之后,全国第三个跻身“7万亿俱乐部”的省份,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占比近1成。
从2017年山东经济“年报”来看,第三产业的数据尤为引人注目。三次产业构成为6.7:45.3:48.0,服务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4%,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三二一”产业结构更加巩固。
山东经济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外贸易强劲反弹。受全球贸易普遍回暖等因素影响,山东省进出口总额达17823.9亿元,增长15.2%,比上年加快11.7个百分点,规模和增速均创五年来新高。
评价山东经济,总量只是一方面,质量和效益更为重要。据介绍,过去一年山东省“去降补”工作持续推进。大力化解低端无效产能,六大高耗能行业持续低位运行,实现增加值增长3.6%,比上年降低6.7个百分点。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左右。基础设施“补短板”持续加快,完成投资9999.3亿元,增长29.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1.9个百分点。
“四新”经济加快发展。新产业,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都是10%以上的增速;新业态,实物网上零售额增长46%以上;新模式,无论是分享经济、共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在迅速成长,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经贸投资、国际产能、海洋经济、人文交流等合作实现新突破,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4816亿元,占全部进出口的比重达到27%。出台了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积极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模式,累计有21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省投资项目708个。
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两区一圈一带”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深度对接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等国家战略,积极争取枣庄、济宁、菏泽、临沂4市纳入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范围。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省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过去一年,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保持10%以上的较快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增速均在14%以上。
“总的看,全省经济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增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柔韧性和可持续性持续增强。”魏华祥表示,但也应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化解各类风险矛盾的压力依然较大,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任重而道远。
新闻推荐
一、2017年全国共接到环保举报60余万件,电话举报超六成,微信举报占二成2017年,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618856件,其中“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409548件,约占66.2%,微信举报129423件,约占20...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