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泰安1月21日讯(记者白雪)1月19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东营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厅在东营签署共建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合作协议,并举行科教基地建设推进会。这标志着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正式落户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
四方共建山东农大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有利于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必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协议,科教基地位于黄三角农高区核心区,规划占地5230亩,其中一期提供土地4600亩,二期提供土地630亩。该基地将围绕国际国内现代农业的需求,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盐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海洋与水产科学、草业与生态等方面的学科,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培育新的办学增长点。这是一个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农业文化展示及传播功能为一体,具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教基地。
按照规划,科教基地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区、科学研究区、行政办公区、对外交流与生活服务区、科研试验区、实习实践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展示区等功能区。按照共建协议,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无偿划拨建设用地1500亩,提供农业用地3730亩;负责筹集科教基地建设资金,按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按照设学标准和入驻人数建设相关设施,配置必要的教学、科研、实践、办公及生活等办学条件,实行“交钥匙拎包入住工程”。
东营市政府将协助相关主体依法办理东营市职责权限内审批事项,并负责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就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省科技厅将加大科教基地和相关科研项目、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人才团队、资金支持力度,并争取将科教基地列入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据介绍,结合黄三角农高区建设需要,山农将按照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的定位和需求,探索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创新,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标准,建设绿色环保、节能高效、人文和谐,集生态化、智慧化为一体的科教基地。目前,基地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协议签署后,建设工程将立即启动。基地建设完成后,将满足1万名学生实践实习及创新创业的需要。
新闻推荐
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在济南开幕。22日,省政协委员们向大会报到。在政协维景大厦的政协委员报到处,不少远道而来的委员发现报到地点贴着一个二维码。据工...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