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童
近日,《中国好书评价》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读者购买量低于阅读量。报告中的数据还表明,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对各类图书的阅读数量和购买数量普遍最低,甚至低于初中以下学历水平。
著名诗人雪莱曾说:“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书籍能给我们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知识;而阅读,则是汲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尽管报告发布后,有网友迅速抛出神评论,或质疑“初中以下读的多数是教辅书”,或反问“大学有图书馆,有电子数据库,免费下载,免费看周刊,我为什么要买?”然而,就此现象,我还是想说,“读得太少”未尝不是缘于“学得不累”。
其实,对于本科学历者图书阅读量低于初中以下水平的调研结论,山东大学特聘“文科一级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早在5年前就予以关注过。他认为,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还不如中小学生的怪现状,明显折射出“分数主宰”产生的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他曾大声疾呼,阅读对于人的成长太重要了,说得极端一点,宁可不上语文课,也不能不读书。可现在的情形往往是,学生们哪怕进了大学,对于读书的习惯和爱好,却并没有很好培养起来,甚至还由于大学生活相对“悠闲”,反而更加不注重潜心阅读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位留学哈佛大学的女大学生之所以坦陈,她在哈佛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以前一年的阅读量,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那里的学习氛围、竞争压力,“逼”得她必须心无旁骛地多多阅读、不断闯关。只有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认真准备了,才能够快速融入和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也才可以避免成为该校每年大约20%的被淘汰者之一。
的确,国民阅读习惯与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息息相关。理想的状态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所以,在考试之外,让学生适当地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使其爱好和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得到同步发展与提高,无疑也是一种当务之急。
新闻推荐
□记者方垒通讯员赵新报道本报济南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获悉,为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山东省提出,2018年全省用水总量要控制在267.7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