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报案称有公众号制作、出售作弊“外挂”,网友们用“滴滴出行”约出来了不少假司机,而且有数十万之多?!
有网友反映叫车后网约车抵达,却发现车牌号某位数不对,司机推说系统显示有误;还有时候约车半天都没有人接单,甚至平台派单后被司机挑单、拒单……
“滴滴出行”平台上
存在数十万虚假注册司机及车辆
2017年9月,广东省公安厅接到滴滴出行公司相关人员报案称,一个名为“如风科技”的微信号非法制作、出售“滴滴出行”作弊“外挂”,可对“滴滴出行”手机APP软件的派单、定位功能进行修改,严重干扰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同时,该公司相关人员反映,“滴滴出行”手机APP平台上发现了数十万虚假注册司机及车辆,如出现事故或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时,将无法第一时间锁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购买并套用公民个人信息
犯罪团伙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
据调查,该案涉及一个人员众多、分布在全国10余个省市(广东、北京、上海、湖南、湖北、福建、山东、四川、江苏、浙江)的侵犯公民信息犯罪团伙。
该团伙通过帮助驾龄不够的驾驶员或者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在“滴滴出行”手机APP进行虚假注册实现盈利。
如不符合条件人员需注册为滴滴司机,该团伙可以通过购买与注册人同名的驾驶员信息,或利用外挂绕过“滴滴出行”软件视频认证程序进行虚假注册。对于不符合条件车辆需注册为滴滴出租车,他们可以通过购买同型号同颜色车辆信息,或购买相似车牌号的车辆信息进行虚假注册。
该团伙涉及一个完整的黑灰产业链条,团伙成员角色明晰,有查询、下载公民信息的信息源头,有买卖公民信息的中间商,有的专门接虚假注册单,有的专门操作虚假注册等。
在2017年11月中旬,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被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20余万套(包括车辆登记信息、车辆照片、车主姓名、车主身份号码、车主住址等信息),缴获扣押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一大批。
非法制作、出售作弊“外挂”
获利超1000万
在警方的不断努力下,成功摸排出两个制作、贩卖作弊外挂软件的犯罪团伙。这两个团伙成员众多,分布在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等地。
犯罪团伙开设网站公开贩卖外挂
经调查,使用率最高的滴滴外挂软件主要有“TT助手”“王者”“YY”等,3款程序通过侵入“滴滴出行”软件程序,令使用外挂的滴滴司机可以在“滴滴出行”软件中实现挑单、实时抢单、拒单、预约抢单以及虚假定位等功能。该3款外挂程序主要由两个团伙运作维护,犯罪团伙还各自开设了专门网站进行宣传、推销、营运这些外挂软件,一个名为“TT启动”,另外一个名为“王者归来”。
团伙架构清晰,分工明确。团伙成员包括外挂程序开发组织者、销售者、后台维护以及多级代理和网上销售等。
购买使用司机超2万人,犯罪团伙获利超1000万元
这两个团伙不仅在网上兜售外挂软件的使用权,还在全国大肆发展代理商。全国购买、使用这3款外挂软件的出租车司机超过2万人,两个团伙每月获利在50万元以上,至今累计获利超过1000万元。
在“滴滴公司”的配合下,警方成功破获了这宗制作、提供入侵计算机系统工具案,捣毁集开发、总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于一体、全链条的滴滴作弊外挂犯罪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缴获涉案手机28台、电脑4台、银行卡10余张。
截至目前,全年共破获网络犯罪案件4588起,抓获嫌疑人1.2万名,打掉犯罪团伙487个,缴获被泄露、窃取、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7.1亿余条,清缴木马病毒程序443个,查获钓鱼网站服务器236台。
警方提醒
出租车营业者注意
1、网约出租车业者应诚信经营,使用“外挂”软件不仅严重破坏了平台的公平性,而且干扰了企业正常经营秩序,情节严重者有可能触犯法律。
2、“外挂”软件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有较大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3、外挂开发者未经合法授权,擅自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增减或改动,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原题为《你叫的“滴滴”里,有数十万“假司机”!》)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长沙1月21日电(记者谢樱)湖南大学博士生袁亮在23年前家庭最困难的时刻,曾收到300元资助,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成家立业后,他跨越1000多公里找到恩人当面致谢,了却了心底埋藏23年的“千里寻恩...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