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石晓丹)他说“《家》里实际上写了两类不孝之子”,说“慧热诚而单纯,有巴金自己的影子”,还说“《家》是巴金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但并不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凭啥这样说,您是不是也好奇?那您可不能错过本周六上午10:00,由本报参与主办、在山东书城二楼举办的经典文学论坛。这一周,我们邀请来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马兵,他将以“永生在青春的原野”——青年巴金与《家》为主题,为您讲述青年巴金及其代表作《家》创作背后的故事,以上观点也都是马兵教授的研究结论。曾任职于山东文艺出版社,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的马兵,2007年调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是山大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还是诸多山大文学院学生心中的“男神”。他专攻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研究和新世纪文学热点研究,关于巴金与《家》,也是马兵教授关注很久的一项课题。在他看来,《家》塑造了很多的青年形象,其中长子觉新是中国现代文学“长子”形象中相当有深度的一个,这是一个清醒于自己的悲剧命运而又怯于行动的奉行“作揖主义”的痛苦者。而小说中的觉慧热诚而单纯,更有巴金自己的影子,“但小说也没有回避他性格的复杂,巴金特别写到曾‘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如何成就他,也在某些时候局限了他。”
“而这种热诚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小说的深度。”马兵说,到了1940年代,进入中年之后的巴金才从炽热变得冷凝,激情宣泄的风格变为悲郁深沉,他的小说才真正成熟起来。在这个意义上,《家》是巴金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但并不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而他1940年代创作的《寒夜》等作品,才是其艺术和思想的巅峰之作。
想了解更多关于《家》与青年巴金的独到观点,不如到“经典文学论坛”现场来与马兵教授面对面交流。
本周六(10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书城二楼不见不散。
新闻推荐
近日,山东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明确从2017年10月1日起对我省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行调整。通知提到,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