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格瑞
近一时期以来,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的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专利卖出5亿人民币的新闻广泛传播,一时引来众多讨论和关注。8月底,毕教授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的专利正式公开,从而打破了所有质疑。当笔者由衷地为新物质、新反应被发现而欣喜时,不禁思考: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在地方高校完成了如此不可思议的科研项目?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笔者坚信这背后必定隐藏着强大的力量,而毕教授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精神财富宝库。正是在如是心情的推动下,笔者采访了毕教授。
不爱袍褂爱白褂
毕教授是大学普通班毕业,是我国最后一批推荐读大学的人。年轻的时候,他就喜欢思考,尽管处于特殊的时代氛围,但这不妨碍他对科学研究、对人生所秉持的独到看法,且不为外物所惑。三十年前他在华东师大进修时,一次宿舍的同学聚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讨论起关于未来生活的畅想。一位舍友就曾问他:“老毕,将来我们回去要不要当官?”他的回答果断干脆:“我不当官。”只专心做一件事,言发心声。此后每每抵临人生的岔路口,他均秉怀初心,始终如一坚定自己的坚守,全情专注于科研工作,披荆斩棘,执着向前。
科研之路注定不是坦途,那么,毕教授的科研之路又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呢?问及此,他稍事沉思,然后谈到了近二十多年的科研中发生的两次爆炸。一次是在周村的某个工厂做实验时发生爆炸,差点炸伤人。而另一次发生在他在滨州的实验室,让他记忆深刻:那天正好是国庆假日,小雨过后的天气异常晴朗,在做小试的他假期中也未曾休息。试验过程中,一个反应器突然爆炸,面对280摄氏度的高温,他也有些慌张。处理过程中,他的手心被烫伤鼓起一个大包。当他去对面滨州医学院处理的时候,医生用注射器从他手心抽出了一管子的液体。即使这样的伤情,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实验进度,到济南总厂后以受伤的手继续去做接下来的应用实验。这样的经历,没有让他停止继续探索,而是敦促他格外重视应对突发情况处理的教育——与学生分析爆炸原因,告诉他们在实验时遇到爆炸该怎样处理,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爆炸又需要做怎样的处理。
除了爆炸,2013年9月30日晚上实验室被盗,一部分仪器和毕教授的计算机硬盘,连同相关同事的计算机硬盘一起消失不见,让毕教授至今记忆犹深,不胜唏嘘。科研之路本就遍布荆棘,而科研成果的流失不啻于雪上加霜。这些若未有感同身受的经历,是绝难体会到的。
墙内开花墙内果
科学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不只是源于种种意外,同样也存在经济问题。众所周知,在实验成功之前,若没有拿到国家研究经费的支持,是没有资金注入的。因此,之于毕教授的科研项目,不论是研究生的补贴,还是实验经费,都须他自筹。“我就是个穷教授。”他时常这样打趣自己。他第一次出国,是由德国人资助的。当时德国的一家科技公司认可他的实验成果,想要合作便邀请他到德国参观考察。在德国,虽然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接待,但却更敦促他坚定了与国内公司合作,要把中国人研发的产品卖给外国人。
2012年起,毕教授与淄博本地企业接触,淄博正华集团慧眼识珠,投资几千万,完成了发泡剂生产的“中试”这一产业化最关键的步骤。今年,由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年产10万吨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项目正在积极建设当中。正如报道中所传播的那样,他的科研项目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产业的高度关注,而最后的产业化成果落地淄博;而这一从校园走出科技成果,也反哺高校设立研究院,将为以后高校的基础研究做出贡献;在不久的将来,10万吨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项目投产后,将走出国门,同时打破国外企业对于第四代发泡剂的垄断。
谈起现在的成果,毕教授坦言离他内心的成功还有一定的距离——与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他激涌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秉持着务实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将第一步的成功设定为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售10万吨新型发泡剂。他说,这就是他的“虚荣心”。未来几年,将与欧美的高校或研究院所合作开展广泛的研究,“给外国人讲中国的故事”。
一隅反三思无邪
有人说,科学家都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提供给年轻的科研人员借鉴?”面对这样的提问,毕教授坦言对于他的经验,他不希望后学者一味去模仿,甚至包括其他名人。因为成功经历的本身,是很难复制的。他的故事,他的经历和发展,都是源于年轻时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这也是他科研道路上的最大助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鼓励他们要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想做的事,不要去考虑其他因素。“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专注于此,做到他人做不到的领域,就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毕教授不断强调年轻人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进了高校以后急功近利,为了评职称而努力。提起“工匠精神”时无不感慨赞同,而遇到实际问题时就背离了初衷。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其必然应与商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只是想着如何达成自己的科研目标,而非一味扩张企业换取经济财富。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做事喜欢“随大流”,看到别人去做,自己也就模仿,却很少将真理掌握在手中。即使是他本人,也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探索修正自己的认识。
擘画未来重“择优”
“无人想到”,是国家专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毕教授科研成果的由衷评价。“当时,最关键的这个反应出现的时候,我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时至今日,再忆起那个载入历史的时刻,他仍在感叹并回味那个反应的精妙与美好。正是有机化学研究带来的美好感受,成为他孜孜不倦的根本动力。而强烈的爱国情怀,则是他的科研动力之源。
据毕教授介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可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突破非常缓慢。他一直感叹,在原来的有机化学领域内,至今没有完全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人名反应。因此,谈起未来研究院的工作,他充满憧憬地向笔者介绍,现在处在一个“择优”的过程——一个新反应的出现,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新的有机化学反应,未来有大量的科研工作要做,需要很多很多年。
当笔者曾问到毕教授这么多年来在科研过程中,申请不到国家学基金资助所带来的难处有哪些时,他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说因为当时的研究过程在保密阶段,在专利没有保护好之前研究的成果是不能提前公布的,所以没有申请到经费支持很正常。之后话锋一转,向笔者介绍说,一直以来,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山东理工大学的领导和各个部门都很重视并给予了他很多支持。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及专家组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为做好专利布局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这都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恩。
乐观爽朗,朴茂率真,常怀一颗“赤子之心”,于科研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年龄和辛苦,关于有机化学和科研的那颗心脏永远炙热、年轻和鲜活……这就是笔者眼中的毕教授——一个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现实理想主义科研工作者,以锐意进取、不倦追求的姿态,诠释着他对化学的热爱,彰显着他刻在骨子里的为祖国科研事业行稳致远的奉献精神……
新闻推荐
去橘子洲已经有些年头了。那年在长沙参加“全国人事制度改革研讨会”,会间,主办方安排了几个旅游景点,我们选择了去橘子洲,去那里是为了寻访那位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的青春足迹。...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