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斌(化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记者王晓峰摄点击查看原图记者与小斌父母在学校进行沟通对话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和小斌聊天时,每个问题都真诚回答点击查看原图11月4日,历城双语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小斌(化名)放学后走失,经过学校老师、公安部门、家长的共同努力,最终于11月6日中午找到了孩子。从公安部门的情况通报中记者了解到,小斌此前曾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为何一个12岁的孩子会频频离家出走?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日前,记者来到学校,独家对话小斌,听他说说心里话。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小学部负责人邢生珍告诉记者,小斌在学校是个听话的孩子,平时上课积极发言,和同学相处融洽,如果不是老师对其特别关注,根本看不出孩子有什么问题。虽说是第一次和记者见面,但小斌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记者问的每一个问题他都很真诚的对答,说到高兴时还会捂着嘴笑。
回家总是一个人,还不如在外边玩
记者:听老师说上周你在科学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表现特别好,老师表扬了你。你喜欢上科学课吗?课余时间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
小斌:我特别喜欢上科学课,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很有意思,也喜欢动手做各种试验。课余时间喜欢和同学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记者:你平时在班里有好朋友吗?
小斌:有,有好几个。关系最好的是我们班科学课代表。我经常去他家玩。
(小斌说完情不自禁地笑了)
记者:你去同学家都玩什么?会在同学家吃饭,晚上住在他们家吗?
小斌:我们一起看有关科学试验的书,或者看动画片。有时候在同学家吃饭,有时候不吃,但从来不在同学家住。
记者:你放学不想回家吗?
(听到记者这样问,小斌愣了一下)
小斌:不想,回家也是一个人,爸妈都不在,没意思。(低头小声说)
记者:你之前去同学家玩会提前跟父母说吗?
小斌:不会。
记者:你上周五(11月4日)放了学没回家,都去哪了?
小斌:先在学校踢了会球。晚上6点左右到学校附近的米线店看了会电视。看到8点去同学家玩了20分钟,出来后又去了洪楼广场附近,那边有淘宝街,在街上玩,看路边的人打牌。玩到晚上12点,就去山东大学校园里走,累了就在路边椅子上坐一会。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
记者:你身上有钱吗?怎么吃饭?怎么睡觉?
小斌:没钱。周五晚上就没吃饭,第二天早上也没吃。一夜都没睡觉。
记者:晚上天冷,你不想回家吗?
小斌:不想。回家还不如在外面玩。(语气很冰冷)
记者:你这次出去玩是放学后临时决定的,还是提前想好的?
小斌:提前想好的。我之前去过洪楼广场一次,这次就又走过去了。
记者:平常放学回家和爸妈聊天吗?
小斌:不聊天。一回家爸爸就让我写作业,写不好就熊我,有时还打我。妈妈下班很晚,她回来我都睡觉了,见不到她。
记者:你对爸爸妈妈有什么话要说吗?
小斌:(小斌低下头沉默了好久……)我不想每天回家总是一个人。我想让妈妈每天晚上能在家吃饭,陪我一起玩,爸爸不要总是让我做题,总是批评我。
多抽时间陪他,不再随意打骂他
记者:孩子两天一夜没回家,你不着急担心吗?
小斌父亲:我现在想想腿还直打哆嗦呢,真后怕!
记者:把孩子接回家后你们沟通了吗?
小斌父亲:孩子不跟我们沟通,问他也不说话,光说没睡觉犯困,我们怕刺激他,就让他洗了个澡,吃完饭睡觉了。
记者:你们平时做什么工作?怎么晚上都不在家?
小斌父亲:我平时开夜班出租,晚上给孩子做完饭我就出门了,第二天早上7点多才回家。他妈妈在酒店做服务员,特别忙,经常要忙到晚上12点,回家孩子都睡觉了,一个月只有4天假,确实没空管孩子。
记者:刚才你们进来时,和孩子连眼神的交流都没有。我看孩子神情很紧张害怕,胆怯的不敢看你们。
小斌父亲:(一声叹息)我平时对他比较严厉,方式方法有些简单粗暴,一着急就控制不住打骂他。特别是看他不学习光想玩,或者不会做数学题,我就压不住火。有时会掐他,有一次下手重了,把他嘴角和鼻子都打出血了,有时说话比较难听,骂他笨,事后我也挺心疼,但我也是为他好。
记者:孩子特别喜欢科学课,喜欢科学试验?你们有了解吗?
小斌父亲:他喜欢科学课这事还真不知道,他平时也不跟我们说。只知道他喜欢踢足球,爱去同学家玩。
记者:他为什么爱去同学家,不爱回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小斌父亲:不知道。
记者:孩子说回家都是一个人,感觉不到家的温暖,没人管他,关注他,去同学家玩人多热闹,离家出走后你们出去找他,反而能引起重视,显得大家都关心他。
小斌父亲:……(此时父亲叹气、挠头,母亲在一旁擦眼泪)
小斌母亲:晚上都是他爸爸看着他写作业,然后再出去干活,我回家太晚了,没机会和孩子说说话。
记者:平时一家三口有机会一起吃饭吗?你们周末有空陪孩子吗?
小斌父亲:他妈妈休班时偶尔能一起吃个饭。或者节假日有时能在一起。
记者:孩子越来越大,马上进入青春期,会有叛逆情绪,你们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想试图改变和孩子的沟通和教育方式?
小斌父亲:我们也反省了。光想让他好好学习,太急功近利了。光想让他按照我们的方式方法做,也没考虑他的感受,能不能接受。我以后管他时先管住自己的脾气,不打骂他,有话好好说。多抽时间陪他,争取让他妈妈换个工作,晚上能在家陪他。(本文主人公均为化名)
专家分析
城市“假性留守儿童”的内心渴望
历下区教育局心理教研员马莉告诉记者,相对农村传统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虽然和父母朝夕相伴,但家长不了解、不理解孩子,和孩子无法有效沟通,造成亲子之间心灵上的“远距离”,我们将这种孩子称为“假性留守儿童”。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其接受的教育70%来自家庭,20%来自学校,10%来自社会;家是港湾,孩子对家的依恋是最重的。对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说,家庭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于是离家出走便是对港湾这种“特别需求”的反向形成,或者换句话说:离家出走只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纵观省城最近一个月内发生的4起孩子离家出走事件,孩子们本身也有一个相似点:处于青春期或者青春期潜伏期,五六年级的他们已经有了出走的“能力”,且具有和家长讨论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不能够理解孩子,便无法和孩子有效沟通;沟通不了便离家出走。马莉分析,青春期的孩子其实对亲子对话的需求特别高,需要家长关注自己的内心成长和渴望;如果家长一味还只是给吃好喝好,双方的“供需”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肯定要出问题。
文/记者张雯雯杨芳图/记者王晓峰
新闻推荐
加强监管 狠抓落实安全生产“不能挂空挡”雷杰到历下区督查安全生产工作
本报月日讯(记者刘钦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市领导包县区安全生产督查工作的统一安排,今天下午,市委副书记雷杰率督查组到历下区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主要目的是通过督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