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市委机关报的多面手

来源:潍坊晚报 2016-10-25 17:58   https://www.yybnet.net/

刘督宽,爱好写作,作风低调务实,在地方上没有什么正规报纸的时候,刘督宽一手将81块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采写了不少颇受好评的地方新闻。1958年,潍坊市委机关报《潍坊市报》创刊后,刘督宽被调往该报社做记者工作,从写稿子到摄影,刘督宽都游刃有余。后来,刘督宽还主办过《昌潍东方红》、《潍坊科技报》两份报纸,可以说,刘督宽一生都与报纸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仍然爱看报纸,并经常给各大报纸撰稿,细心的读者仍可以在报纸上寻觅到刘督宽精彩的文字。

81块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

11月2日,记者前往刘督宽的家中,80岁的刘督宽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接触的报纸,与我们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报纸不一样,是那种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黑板报”。1949年,潍坊特别市撤销后,改为县级市,原来的《新潍坊报》也撤销了。为了宣传工作的需要,政府在主要街道上,设立了81块黑板报。1952年,刘督宽调到潍坊市中心文化馆工作,市委宣传部要他把81块黑板报的宣传工作管起来。

“当时的黑板报都是设置在热闹的街口,每星期更换一次内容,黑板报上的新闻都有篇幅限制,一篇在1200字左右。”刘督宽告诉记者,虽然黑板报并不会像现在的报纸一样发行,但是由于街头巷尾的市民都会前去观看,所以很受欢迎。

虽然黑板报上的新闻稿子篇幅不大,但是每一篇都是刘督宽亲自跑出来的,每篇都花费了不少的功夫。为了方便刘督宽采访,市委宣传部还为他开了一封拥有采访权利的公函,这在当时可是一份极大的荣耀。“当时年轻,拿着这封公函,满腔热情,一般都是走着采访,也不觉得累。”刘督宽笑着告诉记者。

在负责81块黑板报期间,刘督宽主要采写重要的会议消息,宣传社会上开展的各项运动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依靠工人阶级开展增产节约技术革命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坊子发电厂劳模杨明銮抢修几十米高的烟筒和废旧发电机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先进事迹;潍柴老工人石恩祜研究的球墨铸铁提高了生铁性能等事迹,都先后登在黑板报上,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舞作用。在宣传贯彻新《婚姻法》时期,刘督宽了解到东关安丘巷工作细致效果很好,经过一番细致的采访动员工作后,写成了一篇年轻寡妇在新婚姻法的感召下,冲破封建思想,做通了亲娘和婆婆的思想工作,争取到了幸福美满的婚姻自由的典型报道。通过街委会干部牵线搭桥,她与一名手艺人喜结良缘。

这篇原汁原味的“改嫁”故事,刊登在黑板报上后,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在广大妇女中反映更为强烈。刘督宽也因办黑板报,受到山东省委宣传部的表扬。

又编又写又拍是个多面手

办黑板报的那几年给刘督宽的新闻采访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也培养了他深入群众采访的作风。1958年,潍坊市委机关报《潍坊市报》创刊,刘督宽又被调到该报社,担任记者。在这里,刘督宽不仅仅单纯负责写稿子,编稿子,同时,还挑起了摄影的重担。

《潍坊市报》创刊当年,采编人员不多,除了一位常务副总编外,其余四个版面每版一个人,刘督宽分工编第三版财贸版和每周一期的白浪河副刊(占第四版的半个版面)。另外还担负着摄影报道的任务。当时,他用的相机是从敌伪物资中接收过来的一架旧的“蔡司”相机,3.5镜头,折叠镜箱,没有闪光灯。不论白天夜间,还是室内室外,只要任务所需,必须设法进行拍照。刘督宽曾向市里领导要求配备一架适用于新闻采访的好一点的相机,结果却遭到了批评。没办法,他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摄影技术,不断总结经验,以应对摄影采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为了节省人力,凡需要采访报道并摄影的任务,刘督宽都是文字摄影一肩挑。如地市委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去河西乡(现在北关街道)参加平整大地畦田劳动,刘督宽既是劳动者,又是消息报道者,还是摄影者。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师哲来潍视察邓发西街(今东风西街)的清洁卫生工作,市委领导陪同,要求刘督宽写出高质量的文字报道,还要拍下好照片,刘督宽内心十分紧张,压力很大,市委书记不断督促他记下师哲书记听汇报时说的每一句话。汇报时的房间很小,光线不足,转来转去,刘督宽总感到拍不出最合适的镜头。幸亏师哲书记临走时,站在房间门前阳光下,与街办陈德馨主任握手话别,他这才抢拍了一张清晰完整的照片,完成了此次任务。

爬上高炉炉顶拍炼铁照片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工农业生产都争取放高产卫星,团市委组织的市青年突击队,在樱桃园公社深翻土地,建立小麦高产试验田。他们分段开沟,深翻两米,光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刘督宽前去摄影采访,只能站在刚翻出来的新土上选择拍摄角度。新土松软,一站就埋住双腿,还常常从松动的土上滑落摔到沟里,弄得灰头土脸。刘督宽爬上沟来,继续拍摄。

“有一年国庆节期间,庆祝全市人民公社化大会在东关南门外体育场(今风筝广场)举行,我负责大会摄影,那次摄影的经历也让我十分难忘,”刘督宽说,当时大会的时间是晚上,广场上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没有闪光灯的照相机根本无法拍摄晚上的镜头,于是,他只好把放鞭炮的人调到主席台前,借用鞭炮的光亮,拍下了主席台附近的场景,鞭炮的硝烟还增添了画面的热烈气氛。

当时市委市政府还开辟了东西两大炼铁基地,东工地在今天潍坊市拖拉机厂附近,西工地在今钢厂附近。各工厂就近在两大工地上设立自己的炼铁点。几十座高炉拔地而起,烟筒林立,夜晚红光映天,是全市最火热的地方。东工地有地委书记亲自抓的一个点:穆桂英小组。这一组年轻的姑娘负责一只高炉,进料、加炭、出铁全由她们管理操作。女工们肩扛一筐二三十斤的矿石或者焦炭,爬上三米高的炉顶,迎着炉中冒出的闪闪火苗,冒着四五十度的高温,把矿石或者焦炭投进炉膛。这真是感人的场景,应当拍照下来。但是在一只炉上是找不到拍摄角度的,几经挪移观察,最后,刘督宽只好在另一只炉顶上,才完整的拍下了年轻女工冒火投料的动人画面。

国庆节前,市委决定各钢铁工地放最后一批高产卫星,全面完成当年的高铁生产任务。报社决定再出一期号外,刘督宽负责蹲两工地写综合报道。完成当年钢铁任务后,即转入正常生产,工地上就不可能再这样热闹了。刘督宽抓紧时间,利用定点转身连续拍摄再拼接的方法,用那架“蔡司”相机,拍下了两工地几十只高炉基本都林立的全景,后被山东画报选用了。

由于刘督宽拍照写稿都十分认真,所以他的照片和文稿,经常被上级报刊采用,尤其是新闻摄影作品,先后被新华社、人民中国、工人日报、山东画报、大众日报采用,当时他很有成就感。

1958年10月,刘督宽被借调到潍坊市《露天煤矿报》任总编,1967年,刘督宽被借调到《昌潍东方红》报社,1993年,刘督宽被聘为《潍坊科技报》副总编。可以说,在刘督宽的一生中,与报纸有着不解之缘。

如今,80岁的刘督宽仍然爱看报纸,并时常应一些媒体的约稿,写一些文章在各大报纸上发表。每次发表的文章,刘督宽都会细心地收集起来。临别的时候,刘督宽拿出当年在《潍坊市报》的老照片,挨个向记者介绍,感慨道:“当年我们一起办报的人,如今在世的已经不多了,以后的报纸,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好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

新闻推荐

社会保障类

(15项)编者按: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本民生,把更好地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建设文明富裕新潍坊的重中之重。杜昌文书记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指...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市委机关报的多面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