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七旬老人参编出版著作讲传统

来源:牡丹晚报 2015-10-31 11:58   https://www.yybnet.net/

杨孟凯今年75岁,2011年开始参与编写《牡丹区二十二中校志》、《校友名录》,一发而不可收:《一路荣光 50年——五完小五十年校庆专辑)》、《亲情录》、《教坛论丛——我所知道的二十二中》、《吾事˙家事˙往事》等专著,有15cm高,总计213万字。

杨孟凯1968年踏上教育岗位,在五完小当过教师、教务主任。1979年,他调入菏泽县城关镇第二中学,开始在此基础上筹建牡丹区第22中学。1982年,牡丹区第22中学建成招生,从此,他就与22中成了生命共同体,一干就是17年,把原来一个不起眼的镇属初中,逐渐发展成为区重点学校、市标兵学校、省文明单位,他本人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2年,牡丹区第22中学迎来建校30周年校庆。2011年,他应邀回校编写《牡丹区二十二中校志》、《校友名录》,一年后洋洋洒洒撰稿百余万字,使22中三十年改革发展史两册在手,一览无余。该书填补了菏泽市中小学校志编写的空白,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2中更是把两书作为“校宝”存入学校图书室,供师生借阅。

杨孟凯家中至今保存参加工作50年来的工作记录本五十余册,摞起来有一米多高。他最近刚出版的 《教坛论丛——我所知道的二十二中》,就是从这些资料中选择出版的。翻看他的书籍,书中洋溢着一种情怀、三种精神:一是 “个人有担当,圆梦有力量”的家国情怀;二是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的 “逐鹿不顾兔”的专一精神;三是 “蜡炬燃尽泪始干”、“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奉献精神;四是蜜蜂采花酿蜜、蚂蚁储食备冬的辛苦耕劳、铢积寸累的精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编写了《亲情录》一书,主要内容是父亲的回忆录、父爱如山、家和万事兴等内容。《吾事˙家事˙往事》一书则是记述他如何传承杨家 “耕读以传家,忠厚可立身”的家训。

笔者问他为啥出书?他坦然回答:“我们这些老同志出书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谋利,我出这些书都无偿捐给22中。我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圆梦;给后代一份礼物——传承。”他还开玩笑说:“如果真到讨饭的地步,我在菏泽城东一带,诸多的学生、学生家长都会管饭的,是肯定饿不着的。”通讯员 徐振元 聂永昌 

新闻推荐

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牡丹区胡集七旬老人盼资助“寻找身边的孤寡老人”公益行动引起强烈反响,欢迎拨打本报新闻热线提供线索

本报讯(牡丹晚报记者 邵建国) 山东杨湖酒业有限公司联合市慈善总会、牡丹晚报等单位共同开展 “杨湖酒业2015寻找身边的孤寡老人”公益行动,12月22日经《牡丹晚报》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七旬老人参编出版著作讲传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